培养造就更多与时代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
创始人
2025-05-01 04:36:47
0

转自:光明日报

  【聚才论道】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素质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技能人才基础,迫切需要围绕产业数智化升级,加强高技能人才梯队建设,加快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培养造就更多与时代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

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

  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蓬勃发展,技能人才总量已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同时,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制度化、常态化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供给技术技能人才。

  然而,伴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迭代升级,我国高技能人才素质相对滞后于产业调整和技术升级步伐的问题日益突出。从数量上看,我国技能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掌握新型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供应不足。从质量上看,高新技术要求劳动者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但当前许多技能劳动者在学习应用新技术、参与新流程生产等方面的能力还不够。从趋势上看,人工智能在生产领域快速应用,人机协作岗位的比例和范围日益扩大,对技能劳动者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应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对接先进技术应用需要、市场人才需求,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融合创新。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等技术大规模应用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变化等现状,适时公布新型技能岗位需求清单,努力培育技能水平与科技发展同步提升的新型技能劳动者。通过构建多方共担技能培训成本机制、增加高技能证书含金量、建立高技能档案等方式,激发高技能人才学习新技术的热情。

支持更多高学历人才到生产一线

  高技能人才具备熟悉现场、熟悉一线、熟悉工艺等优势,能够在工作岗位上解决多样化的产品需求和复杂性的技术难题,有助于开展积累型、渐进型技术革新。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劳动生产率提升,不仅需要科学家、卓越工程师等顶尖科技人才,也需要扎根生产一线、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

  一方面,建议充分整合企业各类创新要素,加强与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制定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数智化技能培训和推广,开发聚焦产业技术前沿的核心课程、教师团队、实践项目,激发技能人才求新求变意识、激活创新思维、持续提升技能水平。推进产教融合,把企业一线改造成专业育人平台,构建“工位即课堂”的沉浸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现场导向、问题驱动、生态滋养”的培养体系,激活一线创新活力,夯实一线高技能人才实践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建议着重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知识学习能力、人机协同能力、流程统筹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综合素养。鼓励支持更多高学历人才到生产一线去,在实践淬炼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科技创新,成长为产业前沿最需要的“理论创新-技术革新-技能应用”贯通型的复合型人才,带动提升更多一线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等社会资源,探索订单式培训、定岗培训、定向培训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让人才在设备旁成长、在产线上淬火、在难题中蝶变,真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场发动机”。

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

  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周期贯穿职前职后阶段、培养主体多元化构成、技能养成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等特点,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因此,要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

  扩大高技能人才制度性供给。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跨越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两个阶段,应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紧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产业升级趋势和技术变革前沿,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灵活设置教学目标和培训内容,加大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探索创新中国特色学徒制,不断拓展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做好“技能链”的关键一环。

  创造更多高质量技能型岗位。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统筹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有机衔接、一体部署。通过税收优惠豁免、税收抵免等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引导企业有效落实就业政策要求,激活企业作为高技能人才用人主体和受益主体的动力。以数智化升级赋能就业服务体系,让就业供需更匹配、更精准、更有效。

  搭建高技能人才全面发展平台。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壮大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完善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地方各级职业技能竞赛以及专项赛为主体、企业和院校职业技能比赛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持续优化技能人才分类分层发展的政策环境。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让各类技能人才竞相涌现。

  (作者:李 珂,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工会学院院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期待值拉满!2025央视五一晚... 【期待值拉满!#2025央视五一晚会阵容官宣#[我来了]】从匠心独具的艺术创作到对劳动精神的深情礼赞...
时代出版: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时代出版(600551)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6...
跟着华表游青岛:从“桃花”“小...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这里是中国电影的“天然摄影棚”;“电影之都”“明星摇篮”,这里是世界电影的“影视...
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丨万顷戈... 转自:天山网-新疆日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于江艳  在祖国西北的广袤戈壁沙漠,一条黑色油龙蜿蜒...
“五一”看什么?这里有一份申城...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里,沪上荧屏推出丰富多彩的音视频内容,聚焦劳动者的奋进姿态,致敬...
裕太微: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 中证智能财讯裕太微(688515)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103....
串口网络调试软件的使用方法 伏特加串口、网口调试助手能将硬件经串口或网络传输的字符串与小端浮点数转化为可视化图形。它支持实时直方...
“琥珀铠甲”裹鸭蛋,重温立夏记... 转自:扬子晚报为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唤醒夏日生活记忆,日前,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金狮社区举办“传承民俗...
“即买即退”撬动入境消费 转自:经济日报不久前,在浙江义乌一家商店,土耳其商人马克在摆满中国特色纪念品的货架上仔细挑选,打算买...
2025五一档首日电影票房破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5月1日13时47分,2025年五一劳动节票房破亿,《水饺皇后》领跑劳动节票房榜...
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20周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5月1日电 题:中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20周年: “儿时的柿子树还在”作者...
伊美第四轮间接谈判在即 伊朗关... 转自:央视美国与伊朗间围绕伊核问题已经举行了三轮间接谈判。3月26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举行了第三轮间...
浙文影业: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浙文影业(601599)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81...
锦和商管: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锦和商管(603682)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1...
赵殿礼同志逝世 转自:政事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四十一所5月1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
伟测科技:2025年一季度盈利... 中证智能财讯伟测科技(688372)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5...
金鹰股份:2025年一季度实现... 中证智能财讯金鹰股份(600232)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51...
银龙股份: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银龙股份(603969)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5...
渤海化学: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渤海化学(600800)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39...
东航物流:2025年一季度净利... 中证智能财讯东航物流(601156)4月29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