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周倩 杜楠
衢州市公安局柯城分局荷花派出所副教导员兼“王宁调解工作室”负责人王宁,扎根基层二十余载,自创“调解工作六法”和“田”字型调解模式,累计化解纠纷超万起。为此,他荣获2025年第一季度敬业奉献类“浙江好人”称号。
将心比心,方得人心。“无讼”是一种理想和谐社会状态,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存在利益分歧,矛盾纠纷就在所难免。抓细抓小,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阶段,基层调解就是其中的必要一环。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落地见效,离不开像王宁这样众多基层调解员的辛勤付出。王宁用微笑让对峙双方放下成见,善用法理调和家长里短,以“将心比心”的坚守,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播下信任种子。
“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追求“无讼”并非杜绝诉讼,而是通过道德教化、规范治理、矛盾调解等,既将矛盾消解于萌芽,达到止讼、无讼目的,又引导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法治社会氛围,营造民风纯朴、人心向善、和谐有礼的社会治理秩序。“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位基层调解员都是充满人文情怀的理想主义者。王宁正是“无讼”理想的践行者之一。
基层调解细碎而复杂,二十年坚守实属不易。王宁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调解技巧,在德法相济中拓宽诉求表达渠道,探索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每一次调解的“碎碎念”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
基层调解员是社会治理的“急先锋”。无数个王宁的默默奉献,才托举起我们这座有礼城市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底座,并一步步走向向善、向上、向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