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晚,珈伟新能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阜阳泉赋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阜阳泉赋”)因未履行“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6000万元公司股份”的承诺,收到深圳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这是继2024年11月公司股东信披违规、2024年8月一致行动人违规减持后,公司及关联方再次暴露出公司治理问题。
增持承诺“落空”
根据警示函,2024年9月6日,阜阳泉赋通过珈伟新能披露《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的公告》,承诺在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以自有资金增持不低于6000万元珈伟新能股票。截至2025年3月6日,本次增持计划届满,阜阳泉赋仍未增持珈伟新能股票。
公司控股股东阜阳泉赋将增持计划“落空”归因为资金筹措难。
在同日披露的《关于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计划期限届满暨实施结果的公告》中,阜阳泉赋坦言,增持计划披露后,其积极筹措资金,但增持股份所需资金未能筹措到位,本次增持计划披露后受自身流动资金状况,以及金融市场环境、融资渠道等客观因素,增持义务人阜阳泉赋原增持计划的实施遇到困难,最终未果,由此向投资者致歉。
公开资料显示,珈伟新能当前业务主要包括新能源发电相关业务及光伏消费产品的研产销。新能源发电相关业务细分为光伏电站EPC及运维业务,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及相关工商业储能业务;光伏消费产品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片技术与LED光源技术的综合应用。
阜阳泉赋为地方国有控股企业,阜阳市颍泉区国资委持有其65%的股份。
为巩固国资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珈伟新能曾计划募集不超过11.3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控股股东阜阳泉赋为唯一发行对象。不过,该定增方案于2024年9月终止。
年报业绩“爆雷”
控股股东失信风波未平,珈伟新能自身经营困境亦浮出水面。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珈伟新能全年营业收入4.90亿元,同比骤降42.61%;归母净利润为-2.77亿元,而去年同期,公司实现盈利1591.46万元。
对于亏损原因,公司解释称,首先是市场交易电价变动导致电费结算单价下降,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减值;其次,制造业产能向海外转移,公司对部分存货计提了减值,并计提了部分坏账准备;再次,报告期内公司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和转让进展延后,项目推进周期拉长,导致报告期收入和利润减少;此外,公司融资利息较上一个报告期大幅增加。
珈伟新能的前十大股东中,上海储阳光伏电力有限公司、奇盛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股东存在高比例股份质押或冻结。例如,上海储阳所持5339万股中,质押比例达99.99%,另有1545万股被冻结;奇盛控股质押其持股的63.3%,公司控股股东阜阳泉赋持有奇盛控股100%股权。
行业人士分析指出,控股股东增持“失信”叠加业绩亏损,可能进一步打击投资者信心。对此,珈伟新能表示将“调整经营策略,探索新盈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