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时代浪潮下,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基石。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的网络安全国家队,电科网安(002268.SZ)于2024年交出了一份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的成绩单。
受网络安全行业整体承压的影响,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6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亿元。表面看,这份成绩单同比有所下滑,但同时却呈现出三大战略亮点:第四季度业绩强势反转、新兴领域布局成效初显以及研发创新持续加码。这些亮点不仅为公司未来发展埋下伏笔,也预示着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电科网安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业绩V型反转:四季度盈利3.71亿元扭转全年颓势
电科网安2024年的业绩走势呈现出明显的"前低后高"特征,第四季度单季表现尤为亮眼,成为全年报表的最大亮点。
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达2.15亿元,尤其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9.92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132亿元。然而进入第四季度,公司经营状况发生逆转:单季实现营业总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9.12%,环比激增319.02%;归母净利润达3.71亿元,同比增长36.16%。这一强劲表现不仅成功填补了前三季度的亏损,更推动全年净利润最终定格在1.58亿元的正值区间。
公司业绩反转的背后,既有行业的驱动因素更是公司业务调整策略的成功。从行业层面看,网络安全行业具有明显的项目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通常是项目验收和回款的高峰期。电科网安在年报中解释称:"受资金方面影响较大的政府等主要客户需求放缓,项目落地的周期变长",这导致上半年收入确认延迟。而随着下半年党政机关、央企等重点客户预算释放和项目集中验收,公司业绩自然得到提振。
从公司自身看,管理层采取了主动的业务调整策略,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着力加强能源、电力、医疗、运营商等细分行业市场研究和业务策划,推动公司核心业务与重点行业的深度融合",这些努力在下半年开始显现成效。
新兴赛道突破:量子密码与卫星互联网构筑第二增长曲线
在传统密码业务承压的背景下,电科网安积极布局新兴安全领域,这些战略投入开始逐步转化为业绩增长点,成为2024年报的第二大亮点。
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显示,网络安全占比53.57%,密码业务占比35.73%,数据安全占比10.70%。其中,密码业务收入同比有所下降,拖累了整体业绩。面对这一挑战,公司加速向量子密码、卫星互联网安全、车联网安全等前沿领域拓展,这些布局不仅符合国家战略方向,也为公司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量子技术领域,电科网安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年报显示,公司中标中国移动研究院量子通信服务项目,成为中国移动量子密讯业务的重要安全支撑厂商。这一合作标志着公司在量子通信商业化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量子密码作为下一代安全技术,具有理论上"不可破解"的特性,在金融、政务、国防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电科网安凭借央企背景和技术积累,已在这一赛道占据先发优势。
卫星互联网安全是公司重点突破的另一战略方向。随着中国低轨卫星网络建设加速,空间信息安全需求激增。电科网安积极布局这一蓝海市场,星载安全组件等多款产品在北京、上海等多地的卫星互联网系统中试点试用。公司还成功承办“2024北斗导航应用安全研讨会”,推动在北斗导航、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新领域的密码安全能力建设。这些举措使公司能够深度参与国家空间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分享卫星互联网爆发式增长的红利。
在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领域,电科网安的创新同样可圈可点。公司新注册了《数据跨境监测系统V1.9》项目的软件著作权,在"大模型数据识别和分级、异常行为分析、数据流动链路发现、数据安全策响应、可搜索加密、秘密分享等多项安全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并逐步开展成果转化"。这些技术突破支撑了公司在航空、铁路、石油石化等行业的重大项目落地,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供了安全基石。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还"落地全国首个省级商用密码监管标杆示范项目",彰显了在密码应用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
研发创新加码:高投入夯实长期竞争力
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电科网安仍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这一战略定力成为2024年报的第三大亮点。公司研发投入占比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这种"逆周期"投入体现了管理层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也为公司长期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还通过"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激发科研活力,在卫星互联网、隐私计算等方向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
高强度研发投入导致公司产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电科网安完成了高安全三级服务器密码机和三级网络密码机等产品研制,这些高性能密码产品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核心安全设备市场的地位。在应用创新方面,公司的即时通讯产品在多个省份、央企形成规模化应用。这些创新产品不仅满足了客户日益复杂的安全需求,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
同时,公司行业解决方案能力持续强化。电科网安不再局限于提供单一安全产品,而是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公司构建了标准化的网络安全运营服务体系,新增开拓了多家中央企业安全运营中心规划、建设和运营,在电子政务、电力、金融等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这种从产品到服务的升级,不仅提升了客户黏性,也改善了业务结构,有望带动毛利率稳步回升。
— 证券市场周刊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