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品质江苏”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4月29日,江苏省政府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解读《行动方案》,介绍“品质江苏”建设情况,提出打造质量强国建设省域范例。
打造质量强国建设省域范例
崇尚质量、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历来是植根于江苏文化的重要基因。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标准引领、品牌培育、质量监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以国家品牌为龙头、省级品牌为主体、市级品牌为支撑的“苏字号”品牌体系,连续三年在国家质量工作考核中获得A等次。
肩负“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责任,江苏力争在质量强省建设中走在前、做示范。今年初,《202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动‘品质江苏’建设”,高位部署“品质江苏”建设。
《行动方案》明确了“技术领先、质量过硬、品牌卓著、群众满意”的工作定位,提出开展“质量提升、品牌创建、技术赋能、安全守护、放心消费、质量共治”六大行动,包括推动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打造江苏品牌矩阵、实施计量强基工程等21项具体举措,旨在全面提升产品、服务、工程质量和市场形象,实现以质量树品牌、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促增长,打造质量强国建设省域范例。
《行动方案》明确坚持“大质量”理念,重点聚焦产品、服务、工程三大领域,提出“推动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力争全省制造业产品、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力争全省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83分以上;提升江苏工程品质,培育一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等具体目标。
政策落地落实、行动见行见效
江苏明确“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着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行动方案》在促消费、产业体系构建、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明确了具体措施。
如,在提振消费、增强信心方面,提出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支持发展首发经济、赛事经济,开展“苏新消费”“江苏优品行全球”等活动;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提出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与产业适配的高质量标准体系、开展质量强链行动等;在产品质量提升方面,提出加快消费品质量标准迭代升级,推进专业特色市场产品质量全链条治理,开展电动自行车、羊绒羽绒制品等专项整治。
同时,作为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及江苏省《关于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阶段性行动指南,《行动方案》相关措施力求具体、明确、可落地。对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首席质量官覆盖率等重要指标,结合最新情况进行了调整 ,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在《关于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中要求达到82分以上,《行动方案》将满意度目标提高到83分以上;对提升工业品消费品质量、实施全产业链质量管理、提高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等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细化举措;对质量分级、质量追溯等质量治理创新模式,明确当前推进的重点领域等。
群众可感可及、“品质”自有回响
群众对“品质”的需求逐渐多元化、个性化,涵盖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生活质量等方面。《行动方案》围绕当前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领域提出针对性举措,聚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品质江苏”建设成果。
针对群众关心的住宅质量问题,提出开展住宅工程品质提升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完善并提升住房建设标准,落实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推进“好房子”建设。
针对企业反映较多的品牌保护问题,提出建立政企协作品牌维权联盟,针对商标侵权、商业混淆等恶意竞争行为开展助企帮扶和案件查办,加强海外易被侵权商标保护。
针对社会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电梯安全问题,提出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实现“百姓点题、靶向抽样”;开展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及隐患整治,构建“江苏优选”电梯标准和制造体系,成立江苏电梯标准化联盟,推出1-2项江苏特色标准等。
发布会同时获悉,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将于今年9月在南京举办,大会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是质量领域的交流盛会。未来,江苏将以“品质江苏”建设为抓手,持续提高产品、服务、工程质量,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共性质量技术,深化江苏品牌矩阵构建,培育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终端消费品牌,强化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安全监管,加快打造质量强国建设省域范例。(吴琼)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