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上海宽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沪科”)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2.67万元,同比减少88.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68.28万元,去年同期为-2201.50万元,亏损有所减少。本文将对ST沪科2024年年报进行详细解读,剖析公司在过去一年中的经营状况、财务表现以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营收暴跌88%,业务结构调整引关注
2024年,ST沪科实现营业收入1722.67万元,与2023年的14874.08万元相比,大幅减少88.42%。公司表示,营业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化工产品—塑料粒子业务受主要供应商香港石化清盘影响,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以净额法确认收入。从业务构成来看,化工产品营业收入为1362.22万元,同比减少90.67%;农产品营业收入为360.46万元,同比增长37.91%。尽管农产品业务有所增长,但难以弥补化工产品业务下滑带来的损失,整体营收仍处于低位。
业务分类 | 2024年营业收入(万元) | 2023年营业收入(万元) | 变动比例 |
---|---|---|---|
化工产品 | 1362.22 | 14409.73 | -90.67% |
农产品 | 360.46 | 261.49 | 37.91% |
净亏损568万元,信用减值损失影响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568.28万元,较去年同期的 -2201.50万元减亏1633.22万元。净利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香港石化清盘影响,公司上年同期对预付香港石化货款计提75%信用减值损失2254.02万元,报告期内对预付香港石化货款计提14.9%的信用减值损失472.95万元,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1781.07万元。这表明信用减值损失的大幅减少是公司亏损收窄的关键因素。
扣非净利润亏损568.88万元,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待提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568.88万元,去年同期为 -2142.17万元,同样实现了减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能反映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这一数据的变化说明公司主营业务在报告期内仍面临较大压力,盈利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基本每股收益 -0.0173元,股东收益承压
基本每股收益为 -0.0173元,与去年同期的 -0.0669元相比有所改善。这一指标的变化与净利润的变动趋势一致,反映出公司每股盈利状况虽有所好转,但仍处于亏损状态,股东收益面临压力。
扣非每股收益 -0.0173元,凸显主业困境
扣非每股收益同样为 -0.0173元,进一步表明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盈利水平依然较低,凸显了公司主营业务面临的困境。
费用分析
费用总体情况
2024年公司各项费用情况如下:
费用项目 | 2024年(万元) | 2023年(万元) | 变动比例 |
---|---|---|---|
税金及附加 | 20.18 | 42.06 | -52.02% |
销售费用 | 162.65 | 236.93 | -31.35% |
管理费用 | 535.36 | 463.22 | 15.57% |
财务费用 | 190.12 | 189.39 | 0.39% |
销售费用下降31.35%,业务调整致成本降低
销售费用为162.65万元,同比减少31.35%。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塑料粒子业务同比减少,相关物流费用及销售人员职工薪酬同比降低。这表明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销售费用,但也可能对市场拓展产生一定影响。
管理费用增长15.57%,需关注支出合理性
管理费用为535.36万元,较上年增加15.57%。虽然公司积极推进内控管理提升工作,但管理费用的增加可能与公司加强内部控制治理水平、开展各项自检自查及完善优化工作有关。然而,公司仍需关注管理费用支出的合理性,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财务费用基本持平,债务压力仍需关注
财务费用为190.1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动较小,仅增长0.39%。利息费用为237.79万元,利息收入为9.18万元。尽管财务费用没有大幅波动,但公司仍需关注债务规模和利息支出,优化资本结构,以降低财务风险。
研发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未披露研发投入情况表、研发人员情况表等相关信息,表明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或产出可能相对较少,这可能对公司未来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产生一定影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适当的研发投入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ST沪科需重视研发工作,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
现金流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销售回款改善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7.93万元,去年同期为 -2146.55万元,实现了由负转正。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长幅度大于采购商品支付的现金增长幅度,以及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减少。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创造能力有所提升,销售回款情况改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10.58万元,关注投资策略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58万元,主要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这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有一定的资本支出,用于长期资产的构建,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公司需谨慎制定投资策略,确保投资项目的收益性和合理性,以提升整体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895.32万元,偿债压力较大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95.3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95.75%。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以及因应收票据贴现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这表明公司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需要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债务的按时偿还,避免资金链断裂风险。
风险因素分析
经济周期波动风险
公司现有业务主要为商品贸易及供应链服务,行业发展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供需关系、商品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毛利率相对较低。尽管公司采取措施应对经济周期波动风险,但未来仍可能面临世界和国内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定性面临考验。
经营信用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签署业务合同会产生较多往来款项。若合同未能正常履行,公司业务运行可能受到不利影响,面临经营信用风险。公司虽对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及应收账款管理,但仍需密切关注信用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确保业务的正常开展。
退市风险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3.2条第(一)款规定,公司触及“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情形,公司股票在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尽管公司制定了应对措施,如推进业务转型、完善内控体系等,但仍需密切关注后续经营情况,努力提升业绩,以避免退市风险。
管理层报酬情况
报酬决策程序
董事、监事的报酬由董事会提出方案报请股东大会决定,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由董事会下设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决定。董事在董事会讨论本人薪酬事项时回避,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真审查了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认为其薪酬的发放符合公司绩效考评及薪酬制度的相关规定。
报酬实际支付情况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137.74万元。其中,董事长张露在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虽未明确具体金额,但标注为“是”,表明其从公司领取报酬;总经理刘文鑫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2.54万元;副总经理高瑞为24.43万元;财务总监云峰为2.71万元。公司以年度经营业绩及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绩效评价作为薪酬的确定依据,这一薪酬体系旨在激励管理层提升公司业绩,但从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管理层在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
综合点评
ST沪科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在营收、利润等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尽管亏损有所减少,但仍未实现盈利。公司需积极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经营信用和退市等风险,加强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合理控制费用支出,优化资本结构,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密切关注公司的经营策略调整及业绩改善情况,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