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30日电 近日,山西大同千万吨级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开工仪式在大同市云冈区塔山工业园区举行,开工仪式上,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俊义致辞,大同云冈区区委书记、区长、云冈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利新介绍了项目情况。
作为煤炭之都,大同市每年产生近5000万吨工业固废,其中煤矸石占比超六成,综合利用率不足两成。堆积如山的煤矸石不仅侵占着宝贵的土地资源,更成为制约城市绿色发展的生态难题。如何将“黑色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成为摆在能源重化工基地面前的时代考题。
破题之举已然落地。作为全国首个千万吨级煤矸石综合处置和绿色建筑新型部品部件开发示范项目,由中能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山西大同千万吨级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依托“政产学研”联动合作新模式,以绿色建筑新型部品部件研发应用为切入点,首创“装配式+煤矸石固废利用”综合解决方案,探索固废利用全产业链一体化融合发展新路径。项目投资建设总规模约70亿元,规划总处置煤矸石1000万吨/年,采用“总体规划、分期实施、分区建设”的投建营一体化模式。一期处置煤矸石200万吨/年,一期投资额约12亿元。
“我们正在建设的是陶粒中试线主厂房,建成后,这条中试线将利用带式焙烧机技术烧制高强陶粒,为整个项目24万吨陶粒生产线投产提供技术验证。”该项目陶粒中试线项目副经理邹彦荣指着脚下近3000立方米的施工工地介绍道。
据了解,该项目将运用多项创新技术,如:借鉴钢铁行业带式焙烧技术,研制出陶粒规模化生产首台套装备;人工智能光电分选技术可在毫秒间精准分选煤矸石成分,效率远超传统人工分拣;全球首创的“X光+电磁波”技术,成功攻克高岭岩矿物除铁难题,提升产品纯度;微米颗粒悬浮态煅烧技术可实现99.5%的脱碳效能。
“从‘生态包袱’到‘绿色财富’,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治理固废,更是打造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路径。”该项目负责人王纯博表示,“项目整体建成后,可增加直接就业人员1500余人,有效减少煤矸石堆存占地约3000亩,余热发电系统年发电量约28500万kWh,年节约标煤约35000吨,我们将用生态绿色擦亮大同高质量发展底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