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
如果胎儿能够自主选择是否降生,生命是否会更有选择权?如果出生前得知自己天生就有残障或重疾,是否还要选择来到这个世界?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剧团,通过一部非常特别的作品,向所有人提出非常特别的问题。
近日,由泛障别戏剧爱好者共同创建的乐意剧团,推出了由高原编剧、马岩导演的原创话剧《我选择出生》。它叩问每个观众:如果生命可以选择,我们是否有勇气直面世界的残缺和障碍,依然选择“在场”?《我选择出生》设定在未来世界,人类可以通过脑波技术与胎儿交流,法律要求父母在胎儿八个月大时向其“如实介绍个人情况”,并回答孩子想问的一切问题,之后由胎儿自主决定是否降生到这个世界。
剧中四组家庭与胎儿的对话,构成四个独立又交织的叙事单元。一个认为“投胎是技术活”的胎儿,还没出生就踏上了“内卷”道路,对父母严加考核,提出了种种苛刻要求,只有都得到满足,才愿意选择出生;一个被诊断出患有先天听障的胎儿,父母都是聋人,却仍然想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因为“有残障的人生,也是值得过的人生”;还有一个自己期待来到人世、但母亲却不愿成为母亲的胎儿;以及一个得知自己遗传基因有严重缺陷、有一半概率会在年轻时就患上全身肌肉萎缩的胎儿,要和她坐在轮椅上的单身妈妈一起面临选择……
作为国内首部“泛障别开放式残健融合戏剧”,《我选择出生》中的演员阵容中近七成为残障人士。演出中,听障演员、视障演员、坐着轮椅的肢体残障演员与身体健全演员同台演出,通过手语、口语、肢体语言传递情感。现场同时还有两位口语工作人员,将所有台词同步翻译给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令人惊叹和感动的是,台上的演员大多有很强的台词功底和极饱满真挚的感情,他们出色的诠释消解了人们对残障人士的刻板印象,而且以身体差异为媒介,强化了“生命多样性”的主题表达,让人们感受到每一个独特且值得尊重的存在。
台下的观众也是残健融合,有人坐着轮椅,有人牵着导盲犬,很多观众眼含泪花,演出结束时,背景大屏幕出现“此剧致敬每一个努力生活的朋友”,更是引发掌声如潮。
泛障别:是指涵盖了视障、听障、肢体障碍等多种残障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