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不断提升学前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创始人
2025-04-17 00:08:14

转自:草原云

“这次培训中,一位专家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纽带。教师标准的语言输出,是为孩子打下文化自信的第一块基石。’这让我反思日常教学中是否因方言习惯而忽视细节发音?是否在课堂外也坚持使用规范用语?”内蒙古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幼儿园教师边佳宁说。

回民区第六幼儿园教师参与线上培训。(资料图)

4月初,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教育局组织区属39所幼儿园的450余名专任教师参加了自治区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普通话朗读”专题培训。培训分别聚焦普通话语音基础与应试应用,依托畅言国通平台,结合权威专家指导与智能技术支持,为幼儿园教师提供系统性普通话能力提升方案,助力学前语言教育规范化发展。

培训由国家级语言文字专家英君、程永明两位教授讲授,课程结合幼儿园教学场景,围绕“普通话朗读的语音要求”“语言难点解析”“语音纠偏方法”及“普通话朗读的技巧”等模块展开,系统讲解声韵母发音标准、儿化音规范、轻声弱化等核心内容,并针对教师常见的平翘舌混淆、前后鼻音区分等问题,帮助教师快速定位短板。从语音基础到课堂应用,直击幼儿园教师普通话教学难点。

内三建幼儿园部分教师参与线上培训。(资料图)

培训后,边佳宁重新制定了自我提升计划,包括每日跟读新闻、录制教学语言自查、与同事组成纠音小组等,力求让每一句引导、每一次互动都成为幼儿语言发展的“示范音”。

“我园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指导教师把规范语音技巧融入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活动,把会说、说好普通话作为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为幼儿筑牢语言启蒙根基,助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回民区第三幼儿园副园长包乐在培训活动后表示。

“组织学前教师参加普通话能力提升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学前阶段是儿童文化认知萌芽期,3至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教师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输入能为幼儿奠定终身语言能力基础。”回民区教育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负责人张红玉说:“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起点,教师普通话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语言政策的落地成效。提升教师语言能力,是践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行动。”

据介绍,回民区教育局将持续提升学前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通过推进区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心手相牵 德耀北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工作和活动,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专业素养。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王雅静

新闻编辑:陈春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乐无比的搞笑短信,逗人玩的话 ... 乐无比的搞笑短信,逗人玩的话 香水制造公司推销新产品的广告是:“我们的新产品极其吸引异性,因此随瓶...
搞笑不停的短信,幽默无处不在 ... 搞笑不停的短信,幽默无处不在 “真傻!您的手表被抢,为什么不大声呼救呢?”“如果我张开嘴呼救,他们就...
特殊的爆笑信息,笑的肚子疼 爆... 特殊的爆笑信息,笑的肚子疼 警方让她描述贼的样子时,她说:“用不着费心去找他了,他抢去我的项链不过...
搞笑无比的短信大全,笑料百出 ... 搞笑无比的短信大全,笑料百出 一位下乡领导用三句话总结了驻村工作及生活体验:白天闲着没吊事,晚上闲着...
强大的搞笑信息,见识性超强的话... 强大的搞笑信息,见识性超强的话 新婚夫妇度蜜月。老板说:“这个岛电力有问题,估计一小时要停一次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