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成了一件“国家大事”。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今年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
在贵州各大医院,如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等,都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开设有减重门诊,通过精准筛查、风险评估、个性化干预等对肥胖患者进行治疗。
穴位埋线,一种躺着就能瘦的神奇疗法?
穴位埋线减肥是不少医院尝试的一种新型疗法。它将可吸收的线体装到埋线针里,通过针孔推到相应穴位上,线体在身体缓慢软化、分解、吸收,从而持续刺激穴位,达到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同时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增加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减肥门诊前,患者正在等待每周四,天天(化名)都会来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针灸减肥门诊复诊,尽管22岁的他身高超过1米8,但体重也达到了惊人的117公斤。接下来他将进行第四次穴位埋线治疗,经过望闻问切判断后,兰彩虹将天天带到了体重秤前。
“116公斤,比原来轻了两斤,但是身形变化很明显。”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兰彩虹回忆,在此之前,天天曾通过生酮饮食减肥法、药物减肥等方式进行减重,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次再复诊,天天感到腹部平坦了许多,腰线已经隐约可见。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建议BMI 28-32.5为轻度肥胖症,BMI 32.5-37.5为中度肥胖症,BMI 37.5-50为重度肥胖症,BMI超过50为极重度肥胖症。
兰彩虹介绍,一般来说,患者对照BMI(身体质量指数)符合肥胖标准能够进行穴位埋线,对BMI处于正常数值区间,只为追求更瘦身材的人群,并不建议。另外,BMI数值正常,但身体局部出现了肥胖的情况,则需经医生检查评估后,符合一定肥胖条件才能进行该种疗法。
据了解,穴位埋线一次价格为300元,每周治疗一次,采取可被人体吸收的医用羊肠线,所以对羊肉过敏者并不适用,埋线范围包括腹部、背部等,至少覆盖中脘、下脘、天枢、大横等13个身体穴位。
天天正在接受穴位埋线治疗由于不少患者认为穴位埋线可以“躺瘦”,这种疗法也成了热门项目。“大基数的肥胖患者减重效果相对更好,见效也更快。”兰彩虹说,除了减肥,穴位埋线能通过调节经络、脏腑、气血等,改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使身体恢复正常状态。因此,不少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还能达到缓解压力焦虑,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
胖在哪里也有区别,腹型肥胖竟是最危险的类型?
由于脂肪组织并非在全身均匀分布,个体间存在着腹型肥胖(常称为苹果型肥胖)、下半身肥胖(常称为梨型肥胖)等差异。《指南》指出,当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或者男性腰臀比≥0.90,女性腰臀比≥0.85,便被诊断为腹型肥胖。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杨传经认为,腹型肥胖相比下半身肥胖更容易对人体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风险。
“腹部脂肪堆积会引起医学上一个重要的病理变化,胰岛素抵抗。”医学相关理论学说认为,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脂代谢紊乱、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都是从胰岛素抵抗及其继发的代谢异常中出现的。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杨传经杨传经表示,造成腹型肥胖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合理的饮食方式和结构,形成的热量过剩。除此之外,腹型肥胖还与身体基础代谢率逐年下降有关:“30岁以后,人的基础代谢率每10年要下降1%-2%,而情绪焦虑、交际应酬等职场压力会导致皮质醇升高,加快腹部脂肪堆积。尤其在女性妊娠和绝经阶段,由于受到雌激素水平变化影响,有着更加明显的体现。”
杨传经建议,成年肥胖患者每日摄入的总能量最低不能少于1200千卡。同时《指南》提出,对于超重和肥胖症等患者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减轻体重,可改善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等问题。减轻5%-10%的体重即可带来显著的身体改善。
五花八门的减肥法,到底该如何健康减肥?
“7天牛奶苹果香蕉减肥法”“30天鸡蛋减肥法”“酵素减肥法”“生酮饮食减肥法”……浏览各大网络平台,这些五花八门的减肥法掀起了不小的热潮。
“一个月时间,我每天只吃一个鸡蛋、一片面包。”曾尝试生酮饮食减肥法的天天,通过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迫使身体燃烧脂肪,在短时间里成功减重20斤,却在半个月后迅速反弹了30斤,他开玩笑说,那额外反弹回来的10斤,仿佛是身体对他极端减肥方式的“报复”。
“减肥离不开饮食、运动和睡眠的配合。产生热量缺口,才会有减肥效果,也就是消耗的热量要高于摄入的热量。”杨传经说,生酮饮食减肥法采取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方式,诱导身体被迫进入饥饿状态,从而快速形成热量缺口,一旦恢复正常饮食,极易反弹,需要谨慎看待。
兰彩虹也曾接诊过一个年轻人,每天只吃鸡蛋,一顿20个鸡蛋,对方就诊时多项指标异常,转氨酶指数是正常值的3倍,面临着严重的肝硬化风险。在她看来,“生酮饮食减肥法”在短期内虽然可能有着一定的减重效果,但长期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会造成脱发,肝脏受损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药物是“无痛减肥”的另一种“捷径”
面对部分减肥需求更加迫切的人群,司美格鲁肽、奥利司他、替尔泊肽等药物成为了优先选择,虽然药物减肥已经作为常规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围绕其使用效果却存在诸多争议。
以司美格鲁肽为例,该药物尽管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却因其减重效果受到不少减肥人士的追捧,也因此出现“降糖版”司美格鲁肽与“减重版”司美格鲁肽。2024年,“减重版”司美格鲁肽才在国内正式获批上市。
“目前,我院红岩院区肥胖-慢病管理门诊深度融合中西医疗法,开展有专门针对肥胖患者的‘三位一体’疗法,即中药内服+中医外治+司美格鲁肽/奥利司他。”杨传经说,但是作为处方药,“减重版”司美格鲁肽并非人人都能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部分人在用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反酸等副作用,使用前要经过心血管评估、肝肾功能等一系列检查,且没有相关禁忌症的情况下,酌情使用。
兰彩虹也持类似看法:“药物始终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一定负担,从减肥效果上看,药物减肥反弹几率较高,部分人群停药后可能出现再次反弹。”她认为,人们在选择减肥方法时,要理性判断,避免盲目跟风,进行科学饮食、合理运动才是健康减重的长久之计。
本网记者:高 琦
一审:郭秋含
二审:袁小娟 王利环
三审:李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