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发力人工智能 产业规模超330亿元
创始人
2025-04-16 18:40:59

中新网厦门4月16日电 (林永传 杨伏山)AI帮助破译甲骨文、AI助力警方反诈和医疗诊断、AI大幅提高政务效率......15日至16日,参加2025年“央媒话厦门”主题采访活动的20多家境内外媒体记者真切感受了福建厦门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活力。

图为厦门大学科技处处长、人工智能研究院负责人纪荣嵘教授介绍厦大科研成果。林永传 摄

采访团围绕厦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这一主题,了解了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发展情况及相关科研成果;走进国投智能(厦门)公司,见识了基于国内首个公共安全领域大模型“天擎”大模型所开发的产品;来到美图公司总部探访国内首个视觉影像领域大模型;到银华机械采访其通过引入AI技术实现数字化向智能制造转型的生动案例及“AI+供应链”;走进厦门金龙汽车了解其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布局车路云一体化领域的成果;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体验了“政务+AI”应用情况;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了解人工智能辅助医疗业务情况。

图为采访团走进厦门一家科技企业采访。林永传 摄

作为全国软件名城之一,厦门市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措施,形成“规划设计--平台建设--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政策支持,为人工智能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据厦门市工信局总工程师彭军锋介绍,得益于坚实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截至2024年底,该市共有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企业459家,产业规模达336亿元人民币,形成涵盖芯片、算力基础设施、算法、数据、模型、终端等较为齐全的产业链条。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评估结果,在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中,厦门位列第10。全市共69个算法通过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占福建省75%。

目前,厦门已培育出智能网联车、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影像设备、智能语音设备、智能安防设备等一批“明星产品”,出口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彭军锋说,下一步,厦门将立足基础和优势,实施“创新引领、产品升级、场景示范、生态构建”四大工程,进一步提高人工智能原始创新能力,培育大模型和智能体等创新产品,推进各行业各领域场景示范,构建人才、数据、算力、资金、载体等各类创新资源集聚的产业生态。力争到2027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培育人工智能相关企业500家,在技术创新、融合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突破。(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乾隆驾崩仅三月,嘉庆为什么就着... 对于清朝历史上的皇位传承,清初的两位帝王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无疑是最失败的,因为两人生前未明确后继之君而...
清朝举人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为什...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范进中举,当是我就有个疑惑,仅仅中了一个举人,又不是进士,虽然岁数大了些中举不...
楚怀王为什么有国不能回?其他国... 楚怀王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在他执政初期,楚国的经济和军事都非常强大,与当时风头正健的齐国和秦车并列诸...
古代火折子为什么一吹就能烧起来... 火折子,这么一个牛逼的东西到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小编在查阅了一些资料后终于能够具体的为我们科普一下...
唐朝时老虎为什么被称作大虫?是... 在古代,皇帝的姓氏或者生肖,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说唐朝的皇帝都姓李,那么与“李”谐音的相关动物是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