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报
才下青团,粽子又飘香。连日来,劳动报记者走访申城街头发现,距离端午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沪上“端午粽”已悄然热销。
“弄堂粽”包法有讲究
“我们搬家啦,从淮海路光明邨大酒家隔壁的弄堂,搬到了Lady淮海旁的雁荡路上。门面更宽敞了,现包的粽子有20多个品种在售。平均一个粽子大约250克左右,独家技艺的‘乌米七龙珠’大粽单个就能达到500克。”被沪上网友称为“沪上弄堂第一粽”的“金太粽”创始人吴彩娟告诉劳动报记者,60岁创业、今年78岁,从包粽子到规模化生产已坚守了18年。
被问及为什么叫“金太粽”,吴彩娟透露,初创业时适逢人生低谷,是其母亲金阿婆手把手教会她如何包粽子,于是“金太粽”由此得名。吴彩娟的粽子多是“枕头粽”,用3片大片的粽叶包裹,包粽子时讲究左右手搭配,左手稳扎稳打托举粽叶,右手填入米、肉、蛋黄等,粽叶包裹后再用绳子反复扎捆6圈左右,将其固定。
“我做的是‘上海咪道’的粽子,吃口上比较紧实。原因在于我用的糯米、乌米都不浸泡,而是将调味好的料汁直接倒入其中,拌匀即可现包。”吴彩娟告诉劳动报记者,用水浸泡糯米、乌米等食材的原因,是在蒸煮环节可以节约时间,而不浸泡则能呈现实打实的“原汁原味”。“一般来讲,一口大锅大约能放入200多只粽子,不断蒸煮,耗时6、7个小时完成。”
上海人最喜欢吃的大肉粽、赤豆粽,由吴彩娟独创的“乌米七龙珠”则添了7个蛋黄,乌米搭配大肉的组合,吸引了不少食客慕名而来。吴彩娟还用笋壳叶来包裹传统的碱水粽,也是“一绝”。
吴彩娟展示,左边是普通的粽叶,右边是用来包碱水粽的笋壳叶。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如今,吴彩娟的“金太粽”门面独此一家,但由于客流量大、供不应求,她在太仓已设有工厂,同样是手工技艺现包再送至门店。“粽子其实常年供应,过完清明、至端午生意会特别好,往日一天能卖数百个粽子,到了临近端午能卖数千只、最高峰一天能销上万只。”吴彩娟如是说。
老字号“手工粽”热销
在百联西郊购物中心一层,“百年老字号”叶聚兴传统糯味手作的长宁首店落地于此,吸引了周边“吃货”食客争相选购。劳动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青团季过后,店里最为热销的就是粽子,还有方糕、烧卖等也颇受欢迎。
“销售最好的有两个拳头产品,一个是我们独创的笋丁蛋黄鲜肉粽,还有就是传统的大肉粽。大肉粽一个250克,笋丁蛋黄鲜肉粽一个达到260克左右,每个粽子都有80克的大肉。”粽子师傅范富连已有数十年包粽子的经验,加入叶聚兴团队也有多年,她告诉劳动报记者,每天清晨6点到店、开始忙不迭包粽子,忙季时一天能卖几千只一直要包到下午,因此包粽子讲求快和准。
范富连展示刚刚包好的粽子。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但见范富连给记者演示,手拿两三张大粽叶,添入馅料后再盖上一张,左手托举、右手压实,再用细绳捆扎,前后正反方向各8圈、一共是16圈,轻轻托起、粽子模样“端正大方”。和吴彩娟说的一样,范富连也提到了包粽子的“手上功夫”,一字记之曰“稳”,切忌手拿粽叶时不能摇晃,主打一个又快又准。
据悉,叶聚兴的粽子都是金山枫泾本地的阿姨手工包制,粽叶用的是高山箬叶,糯米是金坛粽子专用糯米。品牌粽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相较于三角粽,枕头粽能包进更丰富的馅料。不同口味的粽子各有特色,陈皮豆沙粽、赤豆粽、梅干菜五花肉粽等多种口味,兼顾喜甜喜咸的顾客需求。
口味、造型推陈出新
说到粽子,沪上老字号杏花楼的产品品种、产量、销量都首屈一指。劳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端午季,杏花楼升级广式裹枕粽,一层荷叶、一层粽叶、多层馅料,包裹成粽,口味、造型推陈出新,颇受市场追捧。
“目前,杏花楼有十多个品种的粽子在售,升级改良的长方形广式裹枕粽颇受市场欢迎。”上海杏花楼食品有限公司厂长徐刚告诉劳动报记者,这是一道源自于广东肇庆的美食,不仅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食材吸引无数食客,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今年,我们现在制作的广式裹枕粽是在传统裹枕粽的基础上对原料,调味,烧煮工艺都进行了改良和升级,包裹的馅料品种更多,口味层次感更丰富,能更好的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徐刚介绍,杏花楼广式裹枕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料尤为讲究。例如,其糯米选用五常圆糯,寓意富贵;金黄色的去皮绿豆象征着财运;五花肉代表着吉祥;产于江苏高邮的咸鸭蛋黄寓意团团圆圆。
广式裹枕粽选用黄山的粽叶和江南的荷叶包裹,使得粽子具有独特的清香。杏花楼供图“广式裹枕粽选用黄山的粽叶和江南的荷叶包裹,使得粽子具有独特的清香,内馅中既有广式烤鸭,又有上海咸鸡的加入,更是体现了广东特色和海派味道的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徐刚说,除了广式裹枕粽外,其广式枧水粽也风味独特。拌米时加入枧水,每颗糯米都呈现出淡淡的金黄色,还带有一股淡淡的枧水香味,这种味道与其它粽子口味截然不同,是枧水粽的独有的特色。枧水粽口感软糯爽弹、清爽不腻。
除了门店的粽子热销,盒马、叮咚、本来生活等在线新经济平台的粽子在口味和造型上都有推陈出新。
“截止2024年,本来生活‘功福粽’礼盒销售突破1200万盒,单只粽子销售已经突破1.2亿只。为积极响应商务部关于‘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政策号召,本来生活全力协同优质外贸企业拓内销,特别是我们将优选供应链能力强的外贸源头工厂,联合‘功福粽’‘嗑小熊’‘糕上有点’‘盈香园’等自有品牌,共创自有品牌新品。”本来生活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2025端午临近,本来生活自有品牌“功福粽”上新。
据介绍,今年,本来生活共推出12款礼盒,除了在口味、健康等5大方面进行升级外,还首次与风味人间IP联名,带来兼具美味与健康,融合潮流与实用价值的高质量福礼。
在口味方面,新一季“功福粽”有50%为创新口味。比如今年新增了上汤黑松露云腿蛋黄粽、牛油火锅黑猪五花肉粽、黄米酸奶双拼粽等多个特别口味,实现咸粽甜粽皆有创新。并且,“功福粽”还增加了馅料比,如其中的肉粽馅料含量是普通肉粽的3倍大。今年,本来生活还首次推出健康粽“轻糖青韵”,粽子都加入了低GI、高膳食纤维的青稞,实现美味与健康同时轻松拥有。
头图:沪上“端午粽”已悄然热销。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