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极地大洋 ▏我国在南极冰盖开展辐射计空地联合实验
创始人
2025-03-14 16:33:13
0

近日,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中山冰雪机场完成了我国自主研发超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的南极冰盖探测实验。这是国际上在南极首次开展超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空地联合实验,在中山站附近冰盖区域开展了2次直升机校飞实验,飞行测线300余千米;在中山站至昆仑站1200余千米PANDA断面实施了5次车载冰面点测实验。

超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雪地车冰面点测实验。李纯青 摄

据了解,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该任务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分辨率极区冰冻圈主被动微波探测技术”,采用直升机航空实验和雪地车冰面点测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超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完成了南极典型区域冰盖内部辐射亮温的观测,实现了南极冰下温度分布的遥感探测,有助于加深对南极冰盖热力学和动力学演化关键问题的理解。该机载和车载超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同济大学联合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设计此次实验方案并现场实施。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朱迪介绍,南极冰盖表面温度很低,冰底却接近0°C,冰盖融化往往从底部开始,但冰下温度的传统探测方法成本高且难度大。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通过探测来自南极冰盖内部的微弱微波辐射能量,可得到冰面至冰底4000米深的温度分布,可为极地冰盖的消融、冰下湖和冰下水系的发育与演化,以及海平面变化研究提供关键数据支撑,为我国未来机载和星载平台的主被动微波极地探测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话语权。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郝彤教授说,南极现场环境恶劣,实验窗口期短,工作难度大。通过选择不同冰厚和冰下地貌的冰盖典型区域开展地基和空基实验,完成超宽带高光谱微波辐射计性能的真实性检验,将与现有冰雷达数据结合,实现冰下温度、结构、密度等多参数的主被动微波联合观测、科学验证与评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竣工剪彩主持词 竣工剪彩主持词... 竣工剪彩主持词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父老乡亲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我村村级...
新年文艺晚会主持词 新年文艺晚... 新文艺晚会主持词女: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男: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合:大家好!女:新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
消防表彰工作会议主持词 消防表... 消防表彰工作会议主持词同志们: 刚才,我们参加了全市消防工作会议。为了节约会议成本和时间,经县...
八年级家长会主持词 八年级家长... 八级激会主持词各位激,下午好!本学期一次月考已经结束,中考又在紧张的准备当中,根据月考情况,每个激认...
最新或2023(历届)秋季开学... 秋季开学典礼主持词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雨后的空气格外清爽,美丽的校园激情飞扬!我们刚刚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