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正因为如此,我们都渴望能通过不断的自我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问题在于,大多数人不是不想改变,而是不懂得如何改变。“了解自己能改变的,接纳自己不能改变的,把问题分门别类,各个击破,聪明地使用自己的有限资源,一步步地达到自我完善。”这是阅读自我完善的经典心理学指南《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一书,于我最大的收获。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作者,是从“抑郁专家”到被尊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畅销书作家马丁·塞利格曼博士,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畅销全球达200万册。
作者认为,自我提升是有难度划分的。书中会以确凿的事实告诉人们,哪些方面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方面无法改变,是自己必须接受的。作者从改变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出发,帮助读者接受自己“本性难移”的部分,换个方式去解决问题。它也帮助人们了解自己“人定胜天”的部分,从而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那些能够改变的特性上,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一条四两拨千斤,轻松化解问题,迅速得到自我提升的最有效途径。
作者认为,一个困扰你的问题之所以长久得不到改变,是因为你采用的方法走错了路,总是试图去改变一些本来就不能改变或者是很难改变的东西。对于不能改变的事情,你使再多的劲儿都没有用。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先接受这个现实,然后,迂回变通地想其他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你想飞,可是,你的基因显然不支持你学会这种技能。但是,如果你能早点接受这个现实,你就可能另辟蹊径,发明出飞机这样的飞行器,让自己用其他的办法实现飞的梦想。
书中对于“焦虑”的观点,让我眼前一亮。在作者看来,焦虑不仅并非洪水猛兽,而且在人类的进化过程当中,有非常大的正面意义。“它是危险来临的警笛,督促你深思熟虑、冥思苦想,去找到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就像是你的心灵安全卫士。它让你暂时从忙忙碌碌中抽身出来,停下来让它做一个全面体检。它会把你的家庭、事业、娱乐逐一排查,直到找到不对劲的地方才罢手。而且一旦发现不对劲,它会竭尽全力让你意识到这些你忽略的地方,誓死要把它们一网打尽。所以,正常的焦虑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是非常严重,那
你应该处之泰然。仔细聆听它的指示,去改变你的外部生活,而不是你的情绪状态。”作者还在书中给出了如何对付焦虑、抑郁、惊恐、愤怒等这些情绪的实操方法,简单易学,也很好用。
另外一个颠覆我以往认知的观点,是关于童年经历对我们有多大影响。“用一生去治愈童年”,是很多成年人拒绝审视自身问题的坚挺借口。对此,塞利格曼给出的回答是,童年的遭遇甚至是创伤,对人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夸张,成年之后的很多人格特质,依然是可以发生改变的。有非常严谨的科学研究证明,除了基因之外,童年对人的影响根本没有这么严重,甚至是童年的创伤和教养方式,对成年后生活的影响非常小。作者强调,某些特定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最终能够决定你的命运和表现的,是你自己。
阅读本书,既能帮助读者建立起成功改变自己的乐观和自信,同时又能帮助人打消盲目的乐观和自信。作者提供的是一种切合实际的乐观,帮助人们把自己有限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你能够改变的行为和心理上去。同时,对于那些不容易改变的事情,书中不是让你轻言放弃,而是传授给你应对这些事情的技巧。
改变你所能改变的,接纳你所不能改变的。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尝试着接受作者的观点并躬身实践书中推荐的方法,也许它能为大多数愿意自我提升的人,提供有效路径和思维方式。
上一篇:戈壁深处的红色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