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好未来产业投入三问
创始人
2025-03-14 11:42:18
0

黄鑫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一部署展示了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变革浪潮中,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决心与战略方向。

  未来产业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孕育萌发阶段、产业化初期的未来产业,有望梯次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全球主要国家都在积极打造面向未来产业的科技发展先发优势,谋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掌握主动权。我国积极发展未来产业,既是顺应科技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未来产业具有诸多不确定性,高度依赖颠覆性、前瞻性技术。这样的技术迭代快,耗资巨大且风险高,耗时很久才有收获,甚至可能“打水漂”。因此,未来产业不仅培育周期较长,还存在停滞甚至淘汰的可能。这也导致未来产业不易吸引倾向于“短平快”的金融资本,产业发展所需资金支持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未来产业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亟需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首先是确定谁来投。政府应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发挥带头作用。金融机构也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支持力度。未来产业依赖持续、密集的资金支持,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注入,最终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格局。

  其次是确定投哪里。一方面,重点投向未来产业的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等领域,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前瞻性基础研究,为未来产业发展夯实根基;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支持,促进科研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未来产业尽快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最后是确定怎么投。发展未来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各地应立足当地特色和优势领域,因地制宜实现错位发展。企业作为未来产业投入的主体力量,也要立足自身实际。比如,大企业可以建立内部研发投入增长机制,将一定比例的营收持续投入到未来产业相关研发;中小企业则要多借外力,包括与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组建创新共同体,共享创新资源,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

  投资未来才能赢得未来。加快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引入更多耐心资本、金融活水,未来产业才能开出创新之花,育出新质生产力之果。

  (本文摘编自《经济日报》2025年3月10日3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民日报关注:上海联动“文旅商... 图为本届上影节期间,影迷在上海影城“打卡地图领取点、福利兑换点”咨询。 陈浩明摄(新华社发)10天,...
全场零射正!国足0比3失利,遭... 7月7日晚,中国队在东亚杯揭幕战中对阵东道主韩国队。比赛第7分钟,韩国队李东炅率先进球,帮助韩国队取...
德国外长:边境管控是“临时措施...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当地时间7日,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在访问捷克时表示,德国对波兰和捷克实施的边境管控是...
千户灯火映苗寨 转自:中国旅游报 □ 雷文旅 雷公山麓,夜幕低垂时,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灯火次第点亮,宛若星河洒落人间...
图片由人工智能生成 转自:南湖晚报  图片由人工智能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