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中国经济未来可期
创始人
2025-03-14 10:35:47
0

(本文作者孙丰伟为青年经济学者)

2025年“全国两会”已经闭幕,市场关注已久的2025年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终于揭晓。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其中预算赤字率拟按4%安排。这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1.三种赤字口径

中国的赤字率实际上有三个口径,分别是预算赤字率、实际赤字率和广义赤字率。

第一,预算赤字率,是综合考虑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动用结转结余资金等因素后确定的水平。即“[(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资金+动用结转结余资金)-(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结转下年支出的资金)]/GDP”。

第二,实际赤字率,即当年的财政收支差额/GDP。中国的财政体系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账,后三本账要遵循收支平衡或者以收定支的原则,不列赤字。所以,通常理解的实际赤字率是指一个财政年度内,一般公共预算账户的收支差额占GDP的比重。

第三,广义赤字率,主要是在一般性债务的基础上,计入专项债和特殊再融资债。原本专项债属于政府性基金预算,不列入赤字,但从权责视角来看,政府也负有偿还责任。特殊再融债券资金可以用于偿还地方存量债(包括非标)。因此,广义赤字率的计算方式为“[(狭义赤字+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特殊再融资债)]/GDP”。

实际赤字率主要是反映当年的财政收支压力,预算赤字率和广义赤字率才是衡量财政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指标。

2.财政支出强度

衡量财政支出强度可以参照两个指标。一是与去年相比,财政支出增速的同比增长幅度;二是财政支出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的差值。显然,如果今年比去年的支出增速高,则今年的财政支出强度就比去年大。如果财政支出增速大于名义GDP增速,则逆周期调控作用更强。

支出增速方面,按照2025年国内赤字率为4%,发行特别国债1.8万亿元(含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0.5万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新增专项债4.4万亿元计算,假设2025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其他预算调入资金以及动用结转结余资金均与2024年持平的情况下,2025年的财政支出额度约为42.28万亿元,同比增速为9.3%,既高于2024年同口径约2.7%的同比增速,也高于名义GDP增速,达到2021年以来的最高值。

赤字率方面,一般债、专项债、特别国债、特殊再融资债加总后的赤字水平约13.87万亿,假设2025年的名义GDP增速为5%,则广义赤字率为9.8%,较2024年的8.76%高1.04个百分点,达到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

3.财政可持续性

一个逻辑顺承、同时也是市场广泛关注的问题则是,今年债务明显增加,是否影响财政可持续性?

在现代经济体系下,收支平衡并不是衡量财政是否可持续的充要条件。中国参照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将赤字率不超过3%作为警戒线,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0%-150%的风控指标,将债务率的警戒线设定为100%。

当然,这些警戒指标都有其考量和意义。但实际上,我们要知道,上述指标既没有经过严谨的实证检验也无坚实的理论依据,即使对欧盟各国也没有强制约束力。各类风险警戒指标均是经验值,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间段可能对应着不同的合理区间,赤字率和债务率不等价于债务风险。

传统上有两种财政思路,分别是公共财政和功能财政。前者忽视财政对需求和产出的影响,假定货币政策可以将产出维持在潜在水平,因此常常主张控制赤字、削减债务;后者则重视财政政策对实际产出的作用,常常主张在货币政策受到有效利率下限约束的时候重视发挥财政的作用。

在真实世界中,则必须结合两种政策思路,加强财政和货币的配合,视对方的政策操作成本和空间,相机抉择。如果赤字规模扩大能带来更高的产出和收入,则债务规模扩大并不必然带来债务率的提高,也不必然提升财政可持续性风险。

综合考虑当前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央地政府债务结构和债务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等情况,不必过于担忧中国的财政可持续性。

事实上,无论是财政还是货币,中国都有政策空间。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所言,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均有下行的空间。财政部长蓝佛安发言时也强调:在已安排的财政政策之外,为应对内外部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中央财政还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4.总结和展望

从历次会议中,我们都可以非常清晰的体会到,无论是党中央还是国务院,其实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当下状况均是了如指掌,对中国经济面临的阶段性问题可谓是洞若观火。

在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提振社会信心、强效助力经济明显回升的基础上,2025年两会公布更加积极的财政目标,通过显著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升普通民众在内的各方面的获得感,显示出政府在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未来,财税改革需要在兼顾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基础上,遵循激励相容原则进一步优化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调整税收结构、优化转移支付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继续向增强社会保障和重点民生倾斜,服务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经济,未来可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直面白酒行业周期调整 洋河股份... 近期,白酒股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已全部披露。过去的一年,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多数上市酒企业...
胖“都”来   近日,浙江海宁“胖都来”商场高调开业,因名称与河南许昌知名零售品牌“胖东来”相近,引发争议。据报...
毕业2年还没工作别发愁 北京就... 转自:千龙网 【毕业2年还没工作别发愁 北京就业见习补贴...
工信部出手,隐藏式门把手新增技... 【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5月8日,工信部官网发文称,根据标准化工作的总体安排,现将申请...
高信公司与大华股份举行战略合作... 人民财讯5月9日电,5月8日,大华股份与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高信公司”)举行战略合作暨合...
伊利股份:一季度液奶收入同比下...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5月8日,记者自伊利股份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获悉,自...
长城证券:动力电池安全国标提高...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长城证券发布研报称,...
事关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生态环...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
3岁女孩铊中毒,医院独家回应 转自:扬子晚报近日,“3岁女童脱发眼神呆滞被查出铊中毒”一事引发关注。据报道,家属称3岁女儿因不明原...
嘉事堂跌2.00%,成交额2.... 5月9日,嘉事堂盘中下跌2.00%,截至14:25,报13.22元/股,成交2.52亿元,换手率6....
墨西哥城音乐会舞台坍塌致7人受... 转自:新华社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一处户外音乐会的舞台8日坍塌,导致7人受伤。据...
奥康国际涨2.11%,成交额3... 5月9日,奥康国际(维权)盘中上涨2.11%,截至14:28,报5.80元/股,成交3045.51万...
于文字间,感知山水有相逢   ▌庞惊涛《风景与画境》伍立杨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蕴含着中国古代...
警惕海边的隐形杀手 据印尼媒体报道,#一中国游客为捞相机命丧87米海底#,警方表示已找到遇难者的相机,相机中有其生前与强...
青年与人工智能共未来,上海创新... 活动现场图 主办方供图5月8日下午,以“智联沪港 AI无界——青年与人工智能共未来”为主题的上海创新...
数字化战略路径落地 拉卡拉亮相...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漪)第二十五届中国零售业博览会于2025年5月8日-10日在广东省深圳市举...
昨日连板板块活跃 华纺股份涨停   05月09日消息,截止14:20,昨日连板板块活跃,华纺股份、成飞集成、奥普光电、天箭科技、春光...
康达新材:已回购940.07万... 5月9日,康达新材(002669)公告称,截至2025年5月8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
“五一”假期铁路护航:见证实力... 转自:千龙网今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4.65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
福田汽车: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福田汽车5月9日午间公告披露2025年4月份各产品产销数据快报。其中,新能源汽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