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筑学院好不好?口碑呢?值得一读吗?高考志愿填报时,这些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比较关心的问题。以下是校友评价,学校排名,学校简介等。由新高考网编撰,能客观反映学校真实情况。请参考他们!
浙江建筑学院怎么样?
口碑1:
学校在石化方面真的很强,有独立的实训基地。课堂文化课也很好,老师也很负责,都给我们讲的比较透彻。
口碑二:
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完善,附近的小吃街有很多好吃的,交通便利,生活方便。
口碑三:
学校给我的印象是很低调,有实力但不张扬,学校氛围挺好的。学校有很多好的专业,感觉专业就业后要吃苦,要有毅力。
口碑4:
老师还是很负责的,平时上课。我觉得很好。专业课还是有很多优秀老师的,他们教的东西其实也挺多的,只是我们不听而已。这真的很可惜。他们都是好老师,他们也教知识。
口碑5:
优点:教学管理好,每个老师上课都很认真,对我们很好。上课很幽默,校园很美,环境很好。国际影视中心的教员在对面。学校有三个食堂,一个食堂和两个食堂在一起,第三个食堂在另一边,和商业街中间。每一届都要在新生到来之前告诉我们任何不恰当的课程安排,以便老师做出相应的调整。
口碑6:
学校很小。如果早上起晚了,十分钟就能跑到教学楼和学校图书馆。可以多读书,可以让老师进来。师资力量还是不错的,可以了解很多就业情况。以后再研究什么的可能更好。
口碑7:
师资力量雄厚,每年导师都有很多项目,在里面可以学到专业知识。学习氛围浓厚,食堂菜品多,经济实惠,面馆是最好吃的。学校学费一般,但是有学业奖学金,还可以。
口碑8:
其实学校的老师教的东西很多。希望大家上课能更认真听讲。老师可以教你很多知识。宿舍没有空大一到大三晨跑等专业学习有扎实的就业前景。老会计还是很吃香的。现在男会计供不应求。
口碑9:
学校环境不错,但是就业率挺高的。各专业都不错,有一个设施很好的训练区。
以上只是部分网友的评论。我相信我对浙江建筑学院好不好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
最后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
浙江建筑学院简介:
位于杭州钱塘江畔的浙江建设学院,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2年1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60年来,学校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专业A组)建设单位、国家优质职业院校、国家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首批100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全国职业教育成果50强、全国职业教育服务贡献50强、浙江省全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单位、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省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 连续八年获得省教育厅A级教学绩效评估,为建筑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6万多名人才,是建筑行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
学校有萧山、学院路、绍兴上虞三个校区,占地1000多亩。目前,高职院校全日制在校生1.1万余人,拥有价值1.65亿余元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各类纸质图书99万余册,电子图书96万余册。学校拥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5个浙江省“十三五”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0多个中外合作实训基地、78个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践基地745个,其中省级示范校外基地52个,紧凑型校外实践基地128个。学校支持中央紧缺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华东电影建设职业教师培训中心,浙江省建造师注册培训机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房地产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浙江省高职院校水利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主任委员单位、秘书单位等。
学校下设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学院、建筑设备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士官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建筑整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以及基础教育部(社会科学、体育)和实验培训部两个系。开设35个专业(方向),其中国家骨干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4所,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高职院校2所,提高专业服务业发展能力;浙江省高职高专重点专业2个,“十三五”浙江省高职高专优势专业5个,浙江省高职高专特色专业5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5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48人,高级职称教师143人,博士20人。1名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5名教师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称号,2名教师获浙江省省级名师称号,2名教师获浙江省教学界新秀称号,1名教师获浙江省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称号,1名教师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称号, 15名教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三级培养对象,18名教师成为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 组建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两个省级教学团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BIM教学团队”入选“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与BIM技术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入选国家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08名教师获得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
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拥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优质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省级及以上教研教改项目88项,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材等余本图书110本,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得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4项,部门科研项目536项,授权专利430项,出版专著38部;设立校企R&D中心27个,其中省级R&D中心6个,市级R&D中心7个;师生参与编写工法60余篇,其中国家级工法2篇,省级工法18篇。学校还获得了浙江省科技一等奖、浙江省建设科技一等奖、浙江大学科研成果一等奖等25个奖项。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多元合作、开放办学的原则,与名企合作,不断推进联合办学、教育育人的“1+1”校企合作学院。先后与金都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绿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金都绿色建筑联合学院、五洲管理学院、亚夏学院、绿城学院、悦融学院,校企联合试点“混合所有制”办学,与杜南房产服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奉化城市服务学院”;依托行业,创新实践“1+1+X”办学模式,成立了7所行业联合学院:浙江省建筑行业联合学院、浙江省装饰幕墙联合学院、浙江省智慧城市管理联合学院、浙江省建设工程监理联合学院、浙江省市政行业联合学院、浙江省房地产行业联合学院、浙江省工程造价联合学院。立足专业,积极探索工程造价、建筑智能化、景观工程、城市信息化四个“1+X”专业融合发展联盟。
学校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进中外交流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卓有成效的国际化办学格局。与菲律宾八打雁州立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中国、菲律宾丝绸之路建筑技能人才学院,并在菲律宾进行了首次授课;与菲律宾汤博斯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中菲“一带一路”建筑职业教育联盟,开展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与亚太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合作建设援外建设培训项目。学校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国外新技术16项,建立中德建筑新技术合作应用推广中心,与美国贝茨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建筑设计与电气工程技术专业,与加拿大罗·格斯特尔文理学院合作举办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国际工程方向),首次开设8门双语课程和4门国际初等微课, 并与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开展教师培训和交换生研究项目。 学校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空,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美国路创电子公司合作建设“高职院校现代建筑智能化专业提升项目”,成功举办“百千万计划混合培训班”。
继续教育学院设在学院路校区。立足建筑行业,坚持服务行业导向,企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学历双提升和职业继续教育需求,积极开展从建筑工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到专业技术人员、从技师、技师到工程师纵向贯通的各级建筑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形成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从入职、转岗到技能提升、职称晋升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通道。委托全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登记管理和全省建设领域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职业培训、指导和服务工作。是省建筑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部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省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单位、省建筑工人培训考试单位、省建筑企业“三类人员”培训考试单位、省建筑工地管理人员培训考试单位。2000年各类建筑行业培训3万多人,200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万多人。
学校坚持“注重能力培养,以素质培养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着力塑造校园品牌文化。拥有鲁班文化、心理教育文化、定向运动文化三大省级校园文化品牌。“鲁班文化”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生舞蹈作品连续三次获得全国美展一等奖,学生科技作品连续两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挑战杯。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花开》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等全国性活动;成立了57个学生社团,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项目19个。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270余项。连续三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把世界的建设与心融为一体,肩负起建设世界的重担”。学校将紧密围绕建筑行业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人才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合作兴校、服务兴校、文化兴校、科学治校八大计划,弘扬建院精神,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高水平职业学院。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邮编为311231,该校地址位于杭州萧山高教园区,是一所公办建设类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公办建设类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创办于1958年,2002年1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学院办学50余年来,为浙江省建设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各类人才4万余名,已成为浙江省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院的建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高职专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被列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正式确定为浙江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学院位于杭州钱塘江畔,校园占地面积34.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000余人,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2717.49万元,各类纸质图书83万余册、电子图书97万余册。校内建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以及各类实验实训室76个;建有中德合作建筑新技术应用推广中心,引进国外新技术14项,建设完成10余个中外合作实训基地;建有各类校外实习基地522家,其中省级示范性校外基地22家,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100家。学院是中央财政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设部建设类高职师资华东片培训中心和浙江省建造师资格注册培训机构、建设部高职专科城镇规划与园林类分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高职专科建设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的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等。
学院下设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城市建设工程系、建筑与艺术系、人文与信息系5个系,社会科学部、军事体育部和实验实训部3个部。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1+1"企业合作学院模式,先后与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绿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建"亚厦学院"、"绿城物管学院"等合作学院;创新实践"1+1+X"办学模式,成立了浙江省建筑业行业联合学院、浙江省装饰幕墙联合学院、浙江省智慧城管联合学院和浙江省建设工程监理联合学院;同时,积极探索"1+X"专业一体化发展联盟模式。学院开设25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央财政支持专业4 个,国家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 个;浙江省高职专科重点专业2 个,浙江省"十二五"高职专科优势专业3个,浙江省高职专科特色专业7 个。重点、特色及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总计10 个,占学院现有专业总数的40%。专业覆盖面涵盖土建水利大类的土建施工类、建筑设计类、建筑设备类、城乡建设与管理类、建筑工程管理类等各个建筑领域,适当延伸拓展至与建设行业有一定联系的艺术设计类、环境保护类、测绘地理信息类、财务会计类、农业类、文秘类和计算机类等专业类别,初步形成了门类较全,结构合理、紧贴市场、融入行业、特色鲜明的建设类专业体系。
学院现有各类教师469人。2名教师入选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称号、2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教学名师称号、4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教坛新秀称号、1名教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4名教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2名教师成为浙江省高职专科专业带头人、18名教师列入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建成"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05名教师取得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等国家级注册师执业资格。
近年来,学院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已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获得"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省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57项,编写出版国家级、省部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及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材等80余本,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4项、厅级科研项目443项,获授权专利 284项,出版专著32部;成立校企研发中心20家,其中省级研发中心2家,市级研发中心6家;师生参与编写工法60余部,2014年新增国家级工法2部,省级工法15部。学院还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三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三等奖,浙江省建设科技二等奖、三等奖,浙江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等各类奖项22项。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养成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努力塑造校园品牌文化。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拥有鲁班文化、心育文化、定向体育文化3个省级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其中《筑人生路,育鲁班魂》获教育部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创建了70个学生社团,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目前园中已拥有21家学生创业公司。近年来,学生在全国高职专科教育建筑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达270余项。
"融天下建设与心、担建设天下于肩"。我院将紧贴建设行业设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为浙江建设行业创新发展作贡献,打造浙江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和摇篮,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能力"的办学宗旨,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建设人才,创建国内一流高职院校"为办学目标,依托行业、企业、校友三种社会力量;实施专项、综合、顶岗三段育人模式;推进教育、技术、培训、对口合作四大社会服务的"334"办学模式。紧紧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办学,不断探索,稳步实现学院跨越式的发展,将学院打造成为浙江省高素质建设类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浙江省建设行业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的区域性推广中心,建设类高职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窗口,全面打造具有浙江特色、行业特征和引领作用的建设类品牌高职院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全国排名第几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