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漫画,是幽默的艺术,讽刺的艺术,也是求变的艺术。这里的变,既体现于表现内容,也诉诸表现手段。
如果有一位漫画作者,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都能展示出不俗的变化能力,这样的作品就会赢得同行的尊重。漫画家胡延亭先生创作的《礼变》,有资格居于此列。
漫画《礼变》,从送礼入手,从出手着眼。乍看起来,很像用视觉语言演绎的相声,“三翻四抖”步步到位;和相声艺术不同的是,胡先生并未刻意营造“意料之外”。这样处理给读者带来一种新鲜的体验,即,心理期待与现实反差达成的喜剧效果,迅速转入哲学思考。您看,四个动作,拎、夹、托、举一气呵成,不经意间,从示好走向威胁,量变的积累最终带来质变。
或许我们哑然失笑,或许恍然大悟,抑或有人如梦方醒。一件演绎变化的漫画作品,让读者改变角度思考人际关系的变化,其社会功能便得以体现。更值得肯定的是,这一过程看不见说教痕迹。
体现友情和亲情的礼物,和法律规章定义的礼金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动机不同。然而动机往往是看不见的,因而法纪更注重客观标准,亦即前面说到的量以及由此带来质的变化。这里有一个模糊地带,解决模糊问题,文化有其独特优势,特别是能够令人会心一笑的漫画。
用漫画思维思考问题,会让很多看来模糊的问题变得清晰。
送一桶方便面,哪怕加一根火腿肠,不管送给谁,都很难和行贿画上等号。有一点可以肯定,送方便面者很快便感觉,和收方便面的相处,比以往“方便”了一些。于是又有了一箱方便面,后来又有了一车方便面,再后来连车都送了出去。如果是您赶上了这事儿,看着这台车,和这一车“面儿”,您会不会说,“你可不要害我?”会的。因为我们知道,这一次升级,可能会让我们的“颜面”扫地。
同样的道理,吃一块红烧肉,哪怕吃一碗,不会迅速肥胖,不会产生“三高”,也不会导致心梗、脑梗。然而,当我们迷上了红烧肉,天天吃、顿顿吃,甚至把肥肉当成零食吃,到了欲罢不能的境地,后果可笑、可悲,可想而知。
其实,红烧肉也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但处理不好,不懂得控制,礼物也可以产生不好的变化。是不是这么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