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美国总统特朗普正试图强迫印度尼西亚接受贸易协议中的所谓“毒丸”条款,该条款旨在限制相关国家签署“危及美国根本利益”的其他协议,从而“抗衡中国影响力”。特朗普政府这一举措引起印尼方面不满,遭到印尼政府抵制。
此前,美国已迫使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接受“毒丸”条款。有贸易专家指出,这些条款相当于对与中国贸易关系密切的小国进行“忠诚度测试”,可能重塑美国未来在东南亚以及其他地区的贸易谈判格局。中方近期已经与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贸易官员会面,要求其澄清相关问题。
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28日报道,印尼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拒绝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毒丸”条款,理由是该条款过度侵犯印尼的行动自由。三名熟悉谈判的知情人士表示,“毒丸”条款涉及经济主权问题,印尼政府不接受美国这些过于“单方面”的条款。
美国和印尼7月宣布达成初步的贸易协议,美国把对印尼商品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降至19%,印尼则同意对美国工业、科技产品和农产品开放市场并取消关税壁垒。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在谈判期间,印尼拒绝了美国提出的在协议中加入“毒丸”条款的要求。
所谓的“毒丸”条款规定,如果相关国家签署了被美国认为“危及美国根本利益”的竞争协议,美国就会终止贸易协议。《金融时报》指出,在贸易谈判中,特朗普政府试图将该条款强加给东南亚国家,从而“抗衡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对此,一名印尼政府官员表示:“我们不同意这些条款,因为这涉及经济主权。”另一名印尼政府内部人士称,印尼认为美国提出的条款过于“单方面”,所以拒绝了美国的要求。
熟悉印尼政府想法的第三名人士告诉《金融时报》,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印尼担心,接受“毒丸”条款将导致印尼失去与其他国家往来的自主权,并被美国强加的条件束缚。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 IC photo
印尼总统办公室和印尼经济统筹部暂未对相关报道作出回应。本月早些时候,印尼经济统筹部长艾尔朗加·哈尔塔托曾表示,印尼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仍在进行中,预计今年年内完成。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一名高级官员则回应称,美国寻求在“保护供应链”的同时增加双边贸易。该官员补充说:“归根结底,每个国家都有决定如何管理其经济安全的主权权利。”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地缘政治与战略教授西蒙·埃文内特表示,印尼能够拒绝美国的要求,是因为其经济实力强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印尼的牌比马来西亚更好,经济规模是后者的三倍。”他指出,印尼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比较低,2024年对美商品出口额为280亿美元,低于马来西亚的530亿美元。
在分析人士看来,印尼的“反击”既反映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也表明美国难以说服其贸易伙伴参与“遏制中国影响力”。中国是大多数东南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最主要的外国投资者之一。例如,在资源丰富的印尼,中国是镍行业的最大投资者。
特朗普10月访问马来西亚期间宣布,美国与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达成贸易协议。《金融时报》称,美国已迫使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接受“毒丸”条款,要求两国遵守美国出台的制裁措施,避免对美国企业征收“歧视性的数字服务税”,并在与其他国家签订数字贸易协议之前和美国进行磋商。
这引发有关“侵犯国家主权”的批评,各界普遍认为,“毒丸”条款针对的目标就是中国。但马来西亚官员坚称,协议“没有损害主权”。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国会解释称:“这不是投降,也不是背叛,更不是新形式的殖民主义。”
美国彭博社指出,中国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伙伴,但美国正利用关税威胁,迫使东南亚国家对美作出更多让步,让一些东南亚国家“左右为难”。
中方已要求马来西亚和柬埔寨澄清相关问题。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1月18日,中国-柬埔寨自贸协定联委会第二次会议在京举行,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会见柬方代表团。
李成钢表示,中方乐见柬方与包括美方在内的其他国家商谈经贸协议,但任何协议不应影响全球贸易发展和区域合作,不得损害中方利益。希望柬方从本国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并妥善处理各方面关切。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1月27日还介绍说,11月25日,商务部相关司局与马来西亚贸工部相关负责人在京就“马美对等贸易协议”相关问题开展双边沟通。
中方表示,乐见马方与其他国家通过商签经贸协议解决分歧。但任何协议不应影响全球贸易发展和区域合作,不得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对“马美对等贸易协议”中的部分内容有严正关切。希望马方从本国长远利益出发,充分考虑并妥善处理。
发言人说,马方就中方关切问题逐项进行了解释澄清,并表示马方珍视中马长期伙伴关系,愿继续深化双方经贸合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