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答荔枝新闻:新版《专利审查指南》将加强人工智能伦理审查
创始人
2025-11-28 21:25:57

(来源:荔枝新闻)

转自:荔枝新闻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最新修改的《专利审查指南》,并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在11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荔枝新闻记者的提问:本次《专利审查指南》修改进一步完善了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指南》的最近几次修改均涉及了相关内容,请问本次修改与以往的修改有什么关系?这些调整和变化有何具体意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作出回应。

荔枝新闻记者提问

蒋彤表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知识产权在服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为及时回应创新主体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保护的迫切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三次修改完善了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并在《专利审查指南》中进行明确。

2019年的修改增设了涉及算法特征的专门章节,明确了授权客体、新颖性和创造性审查标准;2023年的修改明确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授权客体审查标准,丰富了可保护主题类型,首次引入“用户体验提升”作为创造性判断的考量因素;本次修改进一步完善了人工智能领域审查标准,首次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主题设立专门章节,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加强人工智能伦理审查。强化政策法规保障作用,按照专利法第五条的要求,即专利授权方面的合法性和道德性要求,明确人工智能相关的数据采集、规则设置等技术方案的实施应符合法律、社会公德和公共利益要求,筑牢安全底线,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向善”。

二是明确申请文件披露技术方案的要求。针对人工智能模型“黑盒”特点,即社会公众只清楚模型的输入和输出结果,但无法得知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因此可能带来的技术方案公开不充分问题,明确了模型构建、模型训练等情形下说明书的撰写要求,细化了充分公开的判断标准,促进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传播与应用。

三是完善创造性判断规则。明确人工智能技术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处理对象时的创造性审查标准,以案例的方式说明应如何考虑算法特征对技术方案作出的贡献,进一步提升审查结论的客观性与可预期性。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持续跟踪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的产业发展,继续及时完善审查标准,更加适应技术发展需要,为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吃氨糖哪个品牌效果好呢 氨糖品... (来源:衡水日报)转自:衡水日报吃氨糖哪个品牌效果好呢?这是当前消费者在关注关节健康时最常提出的问题...
信星集团(01170)公布中期... 信星集团(01170)公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益约3.47亿港元,同比增长6...
易生活控股(00223)发布中... 易生活控股(00223)发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业绩,持续经营业务收益6092.8万港元...
跨越山海 中欧班列第12万列从... 转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陈昊 川观新闻成都观察 杨...
省民族宗教委:找准落实全会重大... 转自:四川在线四川在线记者 陈松11月28日,省民族宗教委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省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