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为计算)
传统钢铁行业曾长期依赖人工“观火辨温、听声识况”,人眼判断的主观性成为生产精准度的制约因素。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中提到要明确推动 “人工智能 + 钢铁行业” 发展,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在促进钢铁等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为构建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为了应对钢铁行业长期面临数据复杂、场景多样、缺陷数据稀缺等难题,在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支持下,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工业领域视觉大模型——“CISDigital AI金睛大模型”和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打造了金睛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依托2000万张钢铁行业高质量图像数据,构建“基于行业大模型的钢铁冶金全流程机器视觉数据集”,打造出安全、自主、创新的工业视觉大模型,突破了传统AI在领域知识复用难、场景泛化不足等瓶颈,形成了覆盖全流程的系列产业化应用体系。
金睛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基于机器视觉对人员/安全帽检测、明火检测、皮带跑偏检测、睡岗检测、烟雾识别等钢铁生产全流程的异常状态和生产状况进行识别,通过将训练好的AI识别模型,部署在Atlas 300I DUO 推理卡和Atlas 200 DK A2开发者套件,接入摄像头设备进行视觉检测,实时输出告警信息给管理人员完成闭环处理。
金睛智慧工厂方案架构图解放人眼,实时检测:钢铁生产的过程繁多、环境复杂,在一些关键环节上特别依赖人的作用。以转炉炼钢为例,冶炼过程中炉口会形成剧烈的火焰,而转炉内部相当于一个“黑盒”,操作工无法直接观察炉内反应,只能通过火焰的亮度、形态和喷溅特征来判断冶炼进程,并据此进行实时工艺调节。金睛智慧工厂解决方案通过高清视频实现了火焰超低延时直播,并通过曝光调节,清楚看清冶炼前、中、后期的火焰特征,操作工通过查看实时视频流直播画面进行炼钢。同时通过AI大模型,精准识别火焰喷溅、溢渣等情况,识别准确率稳定在99%以上。
“火眼金睛”,无畏恶劣天气:以皮带机为例,它是工厂中常见的物料传送装置,贯穿生产中的多个环节,可以长达几百米。对皮带机这种一直在“动”的设备,人工很难发现其风险,很多问题只有在皮带断裂或造成停产损失后才被发现。而金睛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可以直接对皮带机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识别撕裂、跑偏、堆料等潜在风险并及时报警,便于提前处理问题、避免事故扩大。值得一提的是,CISDigital AI金睛大模型可以通过分析皮带机当时所处的环境,摒除干扰因素影响,确保相关的监测结果稳定可靠。
金睛智慧工厂方案应用场景AI技术将一线工人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及稳定性,助力钢铁企业降本增效。据了解,基于“CISDigital AI金睛大模型”已形成了覆盖钢铁生产全流程的100多个“低成本、高效部署、高清高精低延迟”视觉场景应用,成功赋能2000万吨级钢厂,在全国范围内落地40家钢企,累计部署超1000个点位,综合人工工作强度降低20%。
制造行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生产理念的升级。未来,昇腾AI将继续联合伙伴,持续加强AI技术研发创新,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更多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产业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