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制造业的新命题:比亚迪作答文化赋能
创始人
2025-11-28 20:12:15

本文字数:1955|预计3分钟读完

满足情感,注入灵魂。

撰文丨焦文娟

11月26日至28日,2025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将在广州举办。

作为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领域的重要平台,本届文投会首次迎来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的深度参与,并由此成为大会战略合作中唯一的汽车品牌。

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着内容创作、传播与消费的产业范式。

在这场变革中,从传统文化机构到新兴数字文创企业,均在IP开发、沉浸式体验、数字艺术等领域积极探索科技赋能的新路径。

在此背景下,比亚迪与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投会同行,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独特的科技动能。

作为比亚迪旗下高端新能源MPV,全球首款达成30万辆销量的新能源MPV腾势D9也作为展车亮相现场。

它不仅以“设计美学+智能科技”重新定义豪华MPV的出行体验,更凭借可灵活定制的座舱大屏与多模态交互能力,成为连接文化内容与观众的移动空间载体。

1

当“硬实力”需要“软承载”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正行至一个历史性的岔路口。

过去十年,是“硬实力”的竞速。在这场极致的效率革命中,比亚迪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437亿元,同比增长31%,累计专利申请量超6.5万项,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比亚迪凭借其垂直整合的产业链、规模优势与技术积累,在这场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电动汽车浪潮中的核心力量。

市场格局印证了这场革命的成果。

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以超326万辆的销量跻身全球前五,与排名第四的福特仅有5万辆的差距,不断拉近与海外巨头的差距。

截至2025年10月,比亚迪已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比亚迪累计出口突破78万辆,同比增长超130%。

尤其在英国、巴西、法国、西班牙等多国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版图已覆盖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当硬件参数逐渐趋同,技术壁垒在被逐一攻破后,竞争的下半场悄然开启。

下半场的核心,是价值认同,是品牌叙事,是生态影响力。这些曾被归为“软实力”的、难以量化的要素,正成为影响企业天花板的关键。

文化产业正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

它今天可能无法贡献直接的销量或利润,但它所培育的内容生态、所连接的创意阶层、所探索的科技人文融合场景,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与比亚迪的出行空间、车载生态、人机交互乃至全球品牌叙事,产生“化学反应”。

当一辆汽车从“出行工具”转变为“移动智能空间”,座舱内的内容消费、情感交互、文化体验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比亚迪深刻地感知到了这一转变。

从“为地球降温1℃”的宏大使命,到“科技·绿色·明天”的品牌口号,再到近年来资助纪录片、支持青年艺术项目的系列动作,比亚迪正试图为其坚硬的工业躯壳,注入更柔软、更人文的灵魂。

与文投会同行,是这一系列动作中更具系统性的一步,比亚迪对“软实力”的构建,从零散的投射,升级更综合的赋能。

2

文化赋能制造业

制造业的下一程竞争,将在文化层面展开。谁能更好地理解并融合文化创意,谁就能在消费者心中占据更独特的位置。

本届文投会上,多位与会者一致认为,“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已驶入快车道。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正在释放出巨大的文化创意的需求,大湾区的制造体系的相对优势在于生产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在文投会首日,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陶锋在现场称。

他认为,大湾区的制造正在从成本优势向质量与品牌优势转型,其竞争的重点正在从功能参数转向文化审美和品牌价值。

“大规模标准生产向时尚化、个性化、场景化与定制化的加速转变,文化因素必将成为产品设计和品牌构建的核心元素。”

对于制造业而言,当硬件性能逐渐趋同,软件体验快速迭代,什么才能构成更持久、更难以复制的护城河?比亚迪给出的答案之一是:将文化深度植入产品的基因。

这一探索在2025广州车展上达到一个高潮。腾势与现象级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联名的Z9GT成为展台焦点。

车身涂装融合了孙悟空的金甲、火焰轮毂与祥云纹样,将东方神话美学视觉化于一辆现代GT车型之上。

文化的植入不止于视觉符号,更在于让技术本身成为叙事的一部分。

腾势Z9GT全球首搭的易三方技术平台,具备“极致转向”“圆规掉头”“智能蟹行”等五大标志性功能,类比悟空“七十二变”般的出色“变化”能力。

这种将技术能力转化为具象文化认知的方式,也让腾势在高端市场竞争中构建了独特的辨识度。

作为高端品牌,腾势今年多月销量过万,推动比亚迪在3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站稳脚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比亚迪10月单月销售44.17万辆,创下年内新高;1–10月累计销量370.19万辆,同比增长13.9%,全年销量目标完成率超80%。

在中国企业(集团)新能源汽车单品牌销量排名中,比亚迪均稳居行业榜首,电动化布局持续提速。

这符合一个产业从解决功能需求,到满足情感认同与价值表达的演进规律。而这条路比技术攻关更漫长,但可能让企业走得更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40万千瓦抽蓄全面投产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
商业不动产REITs丰富资本市...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刘玉龙)28日,中国证监会就《中国证监会关于推出商业不...
近半数美国人用AI备战购物节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财联社) 财...
ST起步获捐赠资产 标的营收利... ST起步(603557)将获控股方大手笔资产捐赠,标的公司年度营收、利润数据均远超上市公司。ST起步...
宗馥莉卸任,“嫡系”老将许思敏...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