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发布报告:微短剧成促进消费、服务民生、传承文化新载体
创始人
2025-11-28 12:45:34

来源:环球网

11月27日,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在山西太原举办了《全民共创微短剧产业文化价值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专家研讨会。报告调研团队对全国知名微短剧基地、机构等进行实地走访,首次系统阐述微短剧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与产业价值。

来自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山西省广电局、临汾经济开发区、中国传媒⼤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广播电视台、红果短剧等政府部门、高校、行业协会和微短剧平台的专家及行业从业者出席会议并展开讨论。

《报告》主笔人、中国传媒⼤学戏剧影视学院赵晖教授在现场分享了该课题的背景。当前,微短剧的发展处于行业拐点:如何持续盘活微短剧创新动力?如何看待AI深度参与创作所引发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些都成为微短剧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赵晖看来,这些问题的破解需要行业找到独特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微短剧的路径终究要走出个性与适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寻找一条兼顾短剧基因与长线价值的独特路径。

《报告》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发现,微短剧并不是一种静态的视听形态,而是动态多元的视听业态。作为新大众文艺的头雁,它激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作热情,形成了人人可创作、事事可创作、时时可创作的生态,它发挥着连接千行百业的产业催化剂作用。通过情感共鸣与场景化叙事,它不仅在重塑内容产业的边界,更成为促进消费升级、服务社会民生、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随着“微短剧+”模式的深度拓展,这一新兴业态,表现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内突破、向外拓展”的产业特征。

“微短剧和文旅、传统文化、普法、政务、体育等主题的结合,已经展现了流量叙事之外的文化价值生命力。”赵晖认为。

如国家广电总局推出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335部推荐的文旅微短剧,有209部是都市情感题材,形成“一剧带一景”的传播矩阵。在公共服务领域,“跟着微短剧来学法”“跟着微短剧来科普”则开辟了微短剧与泛知识领域的新路径。

此外,微短剧行业作为新兴业态,在促进消费升级、带动就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报告》指出,当前微短剧产业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区域集群发展格局。微短剧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创造了大量直接就业岗位,成为吸纳劳动力、特别是青年群体就业的重要领域。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认为,中国微短剧,从属性上讲是新大众文艺,从本质上讲是人民文艺,从根脉上讲是中华文化的当代延续和生长,从文化价值上评判是中华民族当代文化的标识之一,从社会功能上讲是赋能千行百业的全民共创共享的文艺新形态、文化新载体。

研讨会上,山西广播电视局、中国传媒大学视听艺术研究中心、红果短剧还共同发布了 “山西传统文化类微短剧剧本创意孵化征集计划”,将精选一批在主题、叙事、技术、商业模式尤其是社会赋能方面方面有创新和示范作用的优秀作品作为范本,积极鼓励和扶持微短剧精品化发展。

红果短剧精品短剧负责人魏钦涛称,平台将加强和全国各省市的合作,共同挖掘各地的文化、IP资源,打造重点作品,助力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大投入力度,促进精品微短剧方向的行业交流和剧本开发,持续激活创作者在精品方向的创造力和产能。(心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百舸竞流 江海日新 南通“十四... 转自:扬子晚报一时间是伟大的见证者,她在年轮上忠实地镌刻着每一段奋斗历程。2021年1月19日上午,...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 转自:央视新闻11月28日,海关总署牵头的国家十部委对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进行联合验...
默茨:我去说服特朗普 默茨:将设法说服特朗普,邀请南非一同参加明年美国G20峰会综合路透社、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德国...
中国与世界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 转自:新华网四台双足机器人在迷你绿茵场上追逐攻防,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足球赛;人工智能(AI)跨...
高澜股份涨2.74%,成交额2... 11月28日,高澜股份盘中上涨2.74%,截至13:00,报26.66元/股,成交2.01亿元,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