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工网语|育儿假,“纸面福利”如何走进现实?
创始人
2025-11-28 11:12:34

【#苏工网语#|育儿假,“纸面福利”如何走进现实?】每年5-15天的育儿假,是写在白纸黑字上的合法权利。为何对许多年轻父母而言,它却成了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近日,有调查显示,育儿假落地处处碰壁,甚至男性休假竟被当作旷工开除。今天,我们必须直面一个问题:究竟是谁,在给育儿假“设卡”?育儿假政策的初衷无比清晰:它是在产假、陪产假之后,专门为年幼子女照护设立的“家庭假期”,旨在重申育儿是夫妻共同的责任。然而,理想照进现实,却出现了巨大的落差。现实中,用人单位或直接驳回,或设置隐形门槛。更值得注意的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男性申请育儿假往往面临更大的阻力。这非但让父亲们错失了宝贵的亲子时光,更在无形中强化了“母职惩罚”,加剧了职场对女性的歧视——因为企业会预判,所有育龄员工都可能休假。那么,落地难的症结究竟在哪里?表面看是观念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冷冰冰的成本核算。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育儿假,工资完全由用人单位承担。这意味着,员工每休一天假,企业不仅要照发工资,还可能面临人手短缺、效率下降的困境。对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而言,这无疑是笔实实在在的“额外账单”。当休假的全部成本压在企业一端时,企业自然会缺乏执行的内生动力,想方设法“劝退”员工。破解这道难题,不能只靠道德呼吁,必须进行制度性的成本重构。首先,要探索建立“育儿假成本共担机制”,例如,专家建议,可以探索由用人单位、政府财政和个人共同缴费,拓宽生育保险基金的来源,用社会的力量共同分担这份“甜蜜的负担”。其次,一个更直接的思路是:将育儿假纳入生育津贴的覆盖范围。就像产假一样,由社保基金来支付假期工资,能极大减轻企业的直接经济压力,让他们从“阻力方”转变为“支持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让员工敢理直气壮地休,企业能毫无负担地批。当然,对于员工来说,休育儿假也不能任性而为,要遵循企业的请假流程,提前与单位沟通休假计划,不能不顾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强行休假。育儿假,不应是政策文件里一句孤独的条文,也不应成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博弈。它关乎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关乎万千家庭的幸福,更关乎一个社会对平等与未来的承诺。让福利从纸面走进现实,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支撑。通过智慧的制度设计,撑起企业的信心,也撑起年轻父母们依法休假的权利。这,才是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成的最坚实一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任国勇 主持出镜 任国勇 视频拍摄 李铭哲 于房浩 视频剪辑 王刚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三届两岸直播创新体验营活动举... 直播传情 两岸同心 第三届两岸直播创新体验营活动举办 27日,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第三届两岸直播...
王助:书生之躯赤子心 一腔热血... 王有树、王助故居年底前开放,展陈介绍红色家风 王助:书生之躯赤子心 一腔热血报家国 王助。马尾区...
“百年育人联盟”在沪成立 (来源:上观新闻)11月27日,“传承历史文脉,培育时代新人——百年育人联盟”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
股债共震、“固收+”变“固收-... 界面新闻记者 | 韩理今年收获颇丰的“固收+”基金近期遭遇“滑铁卢”。Wind数据显示,近一个月以来...
两高发布金融反腐典型案例,严打... 人民法院精准惩治新型隐性金融腐败,依法惩处政商“旋转门”受贿犯罪。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