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堵点破难点 优环境促发展——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开展专题询问
创始人
2025-11-28 10:06:28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图为会议现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良好营商环境是投资兴业的“广袤沃土”,招商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几何?短板何在?下一步如何发力?11月26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

  询问能否达到效果,抓准问题的症结至关重要。前期,省人大常委会结合开展“双千行动”,组成调研组前往部分市州,就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走访园区和企业,调研分析基层招商同质化、要素供给不充分等区域共性问题。同时,通过省人大官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并征求了省人大计划预算审查咨询专家的意见,确保专题询问问得准、问得深、问得实。 

聚焦政策落实:问出实效,答出保障

  “按照省委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部署,确立了‘西部领先、全国靠前’的目标,请问省营商环境建设局,预计目标能否实现?三年行动之后的打算是什么?”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吴仰东率先发问。

  “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省营商环境呈现出‘指标提升、整体进位、多点突破、全域优化’的向好态势,‘西部一流、全国领先’营商环境目标完全可以如期实现。”应询中,省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何正义介绍了三年行动收官后的工作思路:以《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遵循,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从“政策红利”转向“制度优势”,让经验做法制度化、监测评价科学化、协同推进体系化、指标提升长效化、涉企服务精准化。

  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全省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分别为5846.36亿元、7969.9亿元,年均增长38.77%。今年前三季度,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7170.91亿元,同比增长21.96%,到位资金增长率明显回落。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陈波发问:“请问省商务厅,提高到位资金增长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有什么应对措施?”

  开门见山,直面问题。省经济合作中心主任陈锋彦坦诚作答,今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速较前两年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持续高速增长压力较大、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带来一定影响、招商引资竞争更加激烈。并表示将进一步聚焦招商重点,绘制更加精细的“产业链招商图谱”;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拓展科技、平台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招商;进一步提升项目落地效率,强化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协同保障。

紧盯涉企服务:问出便利,答出效率

  2023年,省委省政府印发《省级领导干部包抓联工业企业工作方案》,引导各级干部主动服务企业,对包抓联企业开展“六必访”,及时有效解决企业问题诉求,促进全省工业企业量质提升。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王霞对此很关注,她提问省工信厅:“在‘六必访’服务企业制度落实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将如何进一步落实?”

  “2025年走访企业46.1万人次,收集问题1.63万件,解决1.57万件,问题解决率96.1%。”省工信厅副厅长王超用数据作答。同时指出问题,在推进落实中仍存在包抓干部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升、“老大难”问题破解乏力、工作连续性不足等问题。

  有问题,出对策。王超介绍,下一步,将聚焦短板弱项,借鉴优秀案例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精准转办企业诉求,提高问题解决满意度。加大正向督导,加强宣传引导,省市联动帮助企业去库存、拓市场,推动省内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畅通供需内循环,多平台、多角度宣传包抓联机制和惠企政策,营造助企纾困良好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要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科研基础设施、技术验证、标准规范、质量认证、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示范应用等方面的服务和便利。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关义询问省科技厅:“下一步有哪些支持和推动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和办法?”

  省科技厅厅长闵萍答复,将强化企业梯次培育,建立入库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培育高水平创新型民营企业集群。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或承担科研攻关任务、建设创新平台,选派“科技专员”开展入企服务和成果转化。加强企业人才支撑,支持企业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枢纽载体作用,协同高校院所开展创新研发、产业培育、成果转化等任务,支持培育更多创新团队。

围绕执法监管:问出规范,答出温度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要求,应当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制度。“我省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工作中的难点卡点有哪些?下一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忠科提问省法院。

  省法院副院长张泽武在回答时说:“全省法院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采取纳入失信名单措施,严格落实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提高失信惩戒的规范化水平。同时推动惩戒分级制度,根据个案实际情况分别给予不同层级惩戒措施,实现精准惩戒。完善信用修复机制,设立‘缓冲带’,鼓励主动纠错。”

  李忠科继续提问:“省检察院如何进一步加强涉企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柳小惠作答,专项监督开展以来,省检察院扎实摸排涉企案件线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下一步,全省检察机关将继续深入开展专项监督,加强内部协同、外部合力、标本兼治、统筹推进,协同健全规范涉企执法司法长效长治机制,统筹推进专项监督和依法惩治、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犯罪。

  涉企行政检查事关法治政府建设,其规范程度直接关系营商环境建设水平。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马信真提问省司法厅,在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方面,对不同层级行政执法单位开展行政检查时,如何做到避免对同一事项重复检查?怎样更好统筹涉企行政检查事项? 

  作为应询人,省司法厅副厅长马宝明回应:截至今年9月,全省入企检查累计37.01万次,较去年同期减少21.66万次,规范涉企检查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主要做法为规范检查职权、推进联合检查、强化数字赋能、加强监督纠治。“当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下一步将切实履行职能,建立涉企执法长效机制、统筹年度检查计划、深化‘陇上e企查’系统应用、优化涉企检查方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着力整治执法扰企等问题。”

  两个多小时的问答中,提问人问举措、问进展、问成效,切中要害;答复人答原因、答对策、答承诺,直面问题……一答一问中,理清了工作思路,凝聚起了推动发展的共识。

责任编辑:曹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陕西低空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 转自:中国质量报本报讯 (张 亮)近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举办陕西省低空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暨陕西...
哈梅内伊:伊朗没有通过第三国向... (来源:千龙网)新华社德黑兰11月27日电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27日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2025年海口市制售假劣肉制品... 转自: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肉制品违法行为,保障肉类产品质量安...
龚正为上海新国企揭牌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据“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27日,上海国茂控股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上海市...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7批...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7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的通告(2025年第28期)近期,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