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想做一件事,把我舅舅林祥熹烈士的骨灰庄严地带回家。”不久前,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林红来到福州日报社,向记者轻声道出埋藏多年的心愿。
林祥熹这个名字,在林红的成长记忆中几乎从未出现过,却在1988年的一天,以一种突如其来的方式闯入她的世界。那一年,她还是一名大学生,母亲小心地拿出一纸崭新的革命烈士证明书,上面写着:林祥熹,1988年10月6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认定为革命烈士,1988年10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烈士证书。编号优字第88001号。
林祥熹。(受访者供图)
林红怔住了。为了纪念这位从未谋面的舅舅,她从小随母姓“林”,却从未听过舅舅的名字。母亲轻轻叹息道:“不是不想说,是不敢说。”那一刻,她才知道,自己还有这样一位亲人——一位牺牲在台湾的隐蔽战线的英雄,一个家族30多年不敢提起却始终放不下的名字。
林祥熹,1928年出生于福州仓山区洪塘村,是家中长子,自幼聪慧勤奋。他少年时就读于福州私立勤工学校(福建船政学堂的前身之一)造船科。1945年台湾光复后,他从福州赴台湾,先后在台北气象所、基隆市政府担任职员、科员。
彼时社会动荡,林祥熹一边工作,一边阅读进步书籍。“他留下的书,大多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那一类的。”林红说。
1949年夏天,福建战事吃紧,林祥熹从台湾回到福州。林红母亲回忆,有一次,洪塘村家门口的小酒馆前,国民党士兵打人闹事,林祥熹挺身而出,上前理论,却被打了耳光,还被罚去除草。解放军进城那天,他躲在门后悄悄张望,之后对妹妹说:“军纪真的不一样。”这一句感叹,也许就是他内心信仰落定的瞬间。
1949年10月,林祥熹考入福建人民革命大学,成为第一期(一部五班)学员。根据时任班团支部书记周雄韬提供的材料,林祥熹在学期间表现良好,觉悟有显著提高,主动申请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不久后,21岁的他被首批发展为团员,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1950年3月,上级组织要一部五班选派一名政治可靠、有觉悟并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员到待解放区工作。经过再三挑选,组织认为林祥熹比较合适。组织找他谈话,他表态坚决服从组织需要,愿意到最艰苦的环境中锻炼。1950年3月,尚未结业的林祥熹被提前派去福建省委报到,参加工作。
根据台湾出版的相关书籍以及台湾“保安司令部”判决书,林红找到了林祥熹赴台后的部分事迹。
1950年,经时任福建省台湾工委会负责人林滔指示,林祥熹与李里光、黄梅等人从福州台江出发,秘密赴台。他们经马祖辗转抵台,潜入国民党第六军内部,承担策反士兵、搜集军事情报等任务。
为锻炼身体,林祥熹提前在福州家中洗冷水澡、不盖被子睡觉,甚至因为受凉而拉肚子。“那时候我们不懂,现在才明白,他是为即将面对的艰苦生活做准备。”林红母亲回忆说。
出发去台湾前,林祥熹在福州女中门口与妹妹匆匆见了一面,轻声叮嘱:“以后可能不会经常给家里写信了,你要照顾好爸爸妈妈。”这句话,仿佛是一封诀别信。林红说:“‘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我想舅舅当时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了。”
1951年,因同志陈力群被捕,组织遭破坏,林祥熹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始终坚贞不屈,未吐露机密。1952年11月26日,他被押赴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年仅24岁。
林家得到的消息,是远在台湾的亲戚辗转传来的:“大哥可能已经不在了。”据传,林祥熹被草草掩埋在台北六张犁的乱葬岗。从此以后,他的名字被深埋在家族记忆里。
直到1988年,林祥熹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为革命烈士,民政部发出烈士证书,家人才终于敢再次念出这个被尘封已久的名字。
2011年12月,林红赴台湾大学访学。回大陆前夕,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舅舅”。2012年元旦,林红从台湾大学宿舍出发,搭捷运到站后乘出租车,到台北六张犁政治受难者纪念公园,女司机直接将车开到了墓园管理处。林红说,那一带是当年埋葬白色恐怖受难者的乱葬岗,司机的沉默与尊重让她颇为感动。
进入墓区,林红按照墓碑上的时间一一查找,一块墓碑映入眼帘:林祥熹墓。描红字在山雾中分外清晰。“感觉不是我找到了舅舅,是他自己‘现’在我眼前。”林红哽咽着说。一旁的守墓人轻轻说了一句:“他想回家啊!”林红听罢,泪如泉涌。“我要带您回家。”那一刻,她在心中默念。
位于台北六张犁的林祥熹墓。(受访者供图)
2013年,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落成,纪念为祖国统一事业而牺牲在隐蔽战线的英烈。在花岗岩石碑上,林祥熹与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名字一同铭刻,接受后人瞻仰。
十几年过去了,林红与家人始终惦记着一件事——庄严地迎接林祥熹“回家”。目前,他们正通过民间力量办理骨灰接回手续,盼望能早日完成这场迟到的团圆。
每一个沉默的身影,都是照亮统一之路的星光;每一段隐蔽的传奇,都是刻入民族血脉的荣耀。如果你也是隐蔽战线英雄烈士的后人,也有想迎接烈士“回家”的心愿,请拨打党报热线83751111提供详细信息,我们核实后将跟进报道。
【英雄之名】林祥熹(1928—1952),福建福州人,1949年考入福建人民革命大学第一期,后秘密赴台执行地下任务。1951年被捕,1952年11月25日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时年24岁。1988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隐蔽身份】林祥熹受福建省台湾工委会指派,与李里光、黄梅等人共同潜赴台湾,潜伏于国民党军第六军开展情报工作,负责策反联络和情报收集等隐蔽战线任务。(记者 唐蔚嫱 谢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