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讯 (记者 李延平) 西宁市城北区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用心用情写好以“幸福食堂”“幸福养老管家”“幸福大院”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三篇幸福文章”,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截至11月24日,已初步构建起“15分钟幸福养老圈”,整合6家养老机构、26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及28个农村老年之家,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可及、服务多元的养老服务网络。
“幸福食堂”守护舌尖温暖,针对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孤寡、失能等群体“吃饭难”问题,城北区建成覆盖“区—街道—社区—小区”四级助餐服务网络,并通过精准补贴切实减轻困难老年人的用餐负担。今年以来,全区创新引入9家社会化餐饮企业参与运营,以专业服务提升供餐品质,同步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目前,城乡幸福食堂累计服务36.81万人次,发放补贴152.01万元。
“幸福养老管家”构建服务生态,5家服务组织在完成基础服务的同时,主动延伸触角,开展“点单式”上门服务,实现“养老不离家,服务送到家”。同步打造“智享·幸福里”养老管家平台,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一户一档”精准服务档案;创新推出“共享保姆”服务模式,探索“一对多”专业化照护路径,提升人力资源使用效率。
因地制宜打造“幸福大院”,构建“村级主导、多元协同、老人参与”的农村互助养老新机制。按照“一村一策、一院一品”思路,8个试点村正积极探索融合乡土文化的特色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捐一点”多元投入机制,有效改善农村养老环境,让“幸福大院”成为老年人“不离乡土、不离乡情”的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