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安晚报)
转自:新安晚报
临近中午,知名三甲医院门诊大厅人流依旧如潮水涌动。我攥着检查单在人群中穿梭,叫号的语音、孩童的哭声、病患的交谈声混在一起,让人有些透不过气。
忽然,一串清澈悦耳的音符像泉水叮咚,那声音并不宏大,却有一种神奇的穿透力瞬间划开了嘈杂。细细听来,这是《爱的礼赞》,我循声望去,大厅角落一架白色钢琴前,坐着一位身着蓝白条纹病号服的女孩,她微微低着头,尽管身形单薄面色苍白却那样投入那样沉醉,指尖在琴键上轻盈跳跃,缓缓流淌的旋律便化作温柔的抚触、低语的安慰。
原本喧嚣的大厅仿佛被施了魔法渐渐安静下来。推着轮椅的老人停在不远处,拄着拐杖的大叔靠在墙边头不自觉跟着节奏轻晃,几个背着硕大行李的外乡人也放缓脚步……音乐似一阵暖风消散了凝结在眉间的愁云,如一道微光照亮了被阴影笼罩的心房,更像一双隐形的翅膀拥抱着被病痛折磨的灵魂,那一刻甚至让人忘了这里是医院。
我看向一旁的介绍牌,才知道这架钢琴属于一个“微公益项目”,由这里的医生、康复的患者和志愿者共同捐赠。每天都有医护人员、志愿者弹奏乐曲,也有患者、家属按下琴键。
离开医院时,阳光正好,“爱的旋律”仍在延续,虽不知下一位弹奏者是谁,但我知道,在这栋充满悲欢离合甚至生死较量的建筑里,钢琴已然成为一个温暖的符号,提醒着我们即便在生命艰难的时刻,依然能够感受美、奉献爱,依然可以为彼此打造一片宁静的港湾。
上一篇:哪些孕妇更需要重视产前超声诊断?
下一篇:北京建工集团 职工篮球联赛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