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以前想来群乐村拍点美丽乡村的照片,稻田上空的一大堆电线总是会破坏整体美感。”家住曹路镇的摄影爱好者周先生,心中有些小遗憾。不过,随着群乐村通信光缆入地项目的开展,挡住美丽乡村“天际线”的“蜘蛛网”,正逐渐消失,改善着乡村的生活环境。
市级美丽乡村的烦恼
群乐村是市级美丽乡村,同时也是曹路镇三村联动打造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成员村”之一,不仅打造了田野聚落文创园,聚集了不少乡间“创客”,还引入了有风小院等特色店铺,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
然而,每当市民游客想拍摄一些乡村的美景,总会像周先生那样,被村内杂乱分布的电线杆和通信光缆,打扰了兴致。“秋天稻田里一片金黄,很好看,但竖立在稻田里的电线杆,加上杂乱的电线,却完全破坏了构图。”周先生说。
基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实际条件,群乐村的通信光缆此前都是架空设置,不仅不好看,还存在故障频发、安全隐患等问题。群乐村党支部书记蔡浩斌告诉记者,每到台风季,经常有村民报修,称通信光缆被刮断,垂下的电线还可能绊倒出行的村民。
为此,今年,曹路镇启动群乐村通信网络线路整治工作,由上海电信浦东分公司曹路支局牵头,开展通信光缆入地项目。经过近两个月的前期排摸和方案设计,项目于9月中旬启动施工,到10月底完成了一期工程。
改造前乡村面貌
电线杆“功成身退”
据上海电信浦东分公司曹路支局支局长曹斌介绍,依托详细的排摸和规划,施工方铺设了约4公里的地下管道,安装了累计长度达到16公里的通信光缆,完成了全村150多户当中三分之一的光缆入地工作。
“由于涉及到不同的网络运营商,所以我们在完成线路铺设后,分批进行割接,并且集中在半夜到凌晨时间进行,把对村民的影响降到最低。”曹斌说。“而对于入户的通信光缆,我们也尽量将光缆分线箱安装在建筑侧面,减少对村容村貌的影响。”
架空的通信光缆入了地,原先安装在电线杆上的光缆分线箱得以拆除,甚至有不少电线杆也可以“功成身退”。“目前,已经有原先在稻田内及道路边的近30根电线杆可以移除,不仅让村路更加畅通,也让稻田内没了杂物。”蔡浩斌说。
提升农村地区的品质生活
如今,当市民游客在有风小院的外墙边上打卡,或是拍摄稻田的美景时,不再有杂乱的通信光缆和电线杆“阻碍”。周先生已经期待着下一季水稻成熟的时候,再次到群乐村拍摄创作。
同时,村民和村里的商户也对这项工程的效果十分满意。“这么多电线拆掉了以后,感觉村里整洁了许多,以后也不担心台风天把电线刮断了,放心许多。”村民李阿姨说。
据蔡浩斌介绍,在一期工程完工后,二期工程也将尽快开展规划和施工,直到完成全村的通信网络线路整治。而这个项目的探索和实践,后续还有望复制推广到曹路镇的其他村,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也通过精细化治理提升农村地区的品质生活,更好地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原标题:《消除“颜值”烦恼,曹路群乐村这样还美丽乡村“一片蓝天”》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通讯员 章磊 新民晚报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