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预审IPO)
文/瑞财经 程孟瑶
作为智能视觉处理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富瀚微(300613.SZ)在联想控股(03396.HK)和海康威视(002415.SZ)的助力下,在多个细分领域拥有“全球第一”的光环。
近期,富瀚微出现在港交所排队名单中,意图通过对接全球资本,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在推进港股IPO之前,富瀚微重要股东陆续减持,落袋5亿元,让投资者们对富瀚微的未来走势产生了诸多猜测。
截至11月26日,富瀚微A股股价报43.82元/股,总市值101.亿元。
01
上半年业绩失速
现金是短债14倍
富瀚微主要专注于智能视觉技术的无晶圆厂芯片设计。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智能视觉处理芯片与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深耕智能视频、智能物联网与智能出行三大领域。以2024年收入计,富瀚微在全球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市场排第一;按销量计,其终端侧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和车载独立ISP芯片的出货量也都是世界第一。
多个“全球第一”加持,但富瀚微的营收近三年确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简称:报告期),富瀚微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11亿元、18.22亿元、17.90亿元、6.88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78亿元、2.52亿元、2.32亿元、182.6万元。
2022年-2024年,富瀚微营利双双呈现下滑趋势,2025年上半年,受到行业周期及宏观环境影响,最大客户的采购量减少及价格竞争导致平均售价较低,收入同比下降14.1%,除税前利润转亏,净利润同比下滑97.80%。
富瀚微的收入主要来自智能视频产品的贡献,报告期内,该产品的平均售价从2022年的15.4元/颗降到2024年的13.3元/颗;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的11.1元/颗,同比一颗降了2元,累计降幅27.92%;同期,智能视频产品销量波动下滑,2025年上半年同比减少10.34%,带来收入同比减少24.29%,业绩贡献降至58.2%,较2022年的73.1%,减少14.9个百分点。
同时,富瀚微第二大收入来源,智能物联产品平均售价从15.5元降到8.6元,降幅44.52%。受此影响,2025年上半年销量增加,但收入有所减少,毛利率同比下滑。
智能出行产品量价相对稳定,虽然新增中国头部电动汽车制造商客户,期内带来可观的收入,但规模始终有限,暂时无法扛起业绩大旗。
毛利率表现上,受到价格下滑的影响,富瀚微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降至35%,同比下滑2.4个百分点;2022年-2024年,其毛利率尚且均维持在37%以上。对于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富瀚微再次提到“主要原因是该期间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我们最大客户的订单减少。”
此外,毛利率下滑,叠加三费支出,特别是研发费用增至1.70亿元,2025上半年,公司净利润率仅0.3%,同比下降了10.1个百分点。
业绩增长乏力,富瀚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21亿元、4.53亿元、2.84亿元、3.26亿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加1.29亿元。截止8月31日,富瀚微短期借款余额1.39亿元,较6月末增加3352.0万元;同期现金及银行结余19.47亿元,减少7066.0万元。
此次赴港IPO,富瀚微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未来三年扩大研发团队及能力,扩大产品组合丰富应用场景,拓展海外市场及技术支持,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
02
收入来自少数客户
海康威视贡献半数以上
从历史情况来看,富瀚微收入在相当程度上集中于少数主要客户,其客户包含多家主要的物联网公司及信誉良好的分销商,各期,公司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19.35亿元、16.60亿元、15.83亿元、5.81亿元,分别占同期总销售额的91.7%、91.1%、88.4%、84.4%。
其中,来自最大客户A的销售额分别为15.90亿元、13.02亿元、11.94亿元、3.78亿元,是同期总销售额的75.3%、71.4%、66.7%、55.0%。同期,富瀚微还与客户A发生采购支出0元、0元、770万元、620万元。
根据招股书的解释以及公开报道,富瀚微提到的“客户A”实际是安防龙头企业海康威视(002415.SZ),2009年起,海康威视就开始向富瀚微采购DVR FH8735芯片,该芯片由海康威视作为用户协助提供芯片的规格定义,富瀚微完成芯片的开发设计、流片、量产。
此后,海康威视又委托富瀚微开发全新DVR SoC芯片,并向其采购相关DVR SoC芯片。
而富瀚微和海康威视的交集最早可以追溯至富瀚微成立之初,龚虹嘉的妻子陈春梅曾是富瀚微的第一大股东,龚虹嘉曾是富瀚微法定代表人。
2004年4月,富瀚微在上海成立,杀入半导体行业,专注于视频处理芯片设计。成立之初,富瀚微由杨小奇、陈春梅、何辉、陈洪、万建军分别持股26%、43%、14%、8.5%、8.5%。
陈春梅作为第一大股东,同时为知名天使投资人龚虹嘉的妻子。龚虹嘉在2001年与央企中电集团子公司出资500万元,成立了海康威视,是联合创始人与副董事长。2010年,海康威视成功实现上市,总市值一度超过3000亿元。此外,富瀚微A股招股书显示,龚虹嘉拥有香港籍,2004年4月-2022年12月之间为富瀚微执行董事。
目前,陈春梅为富瀚微的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13.21%,同时陈春梅和龚虹嘉分别持有海康威视1.6%、10.4%的股权。
wind数据显示,2012年-2016年期间,富瀚微营收从5316.19万元增长至3.22亿元,净利润从1309.46万元增至1.10亿元;来自海康威视的贡献占比分别为28.31%、9.18%、10.53%、32.17%、40.94%。此外,在富瀚微A股招股书中披露的前五大客户中,还有一家名为中电科技(南京)电子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该企业为中电集团关联企业。
03
联想获218倍回报
IPO前股东变现超5亿元
除了海康威视,联想控股在富瀚微的发展中同样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其早期唯一机构投资人,也参与了富瀚微的上市重组。而财务投资富瀚微,联想系资本收获满满。
稍晚于海康威视,联想控股与富瀚微的交集开始于2006年12月,当时联想控股旗下的君联资本投资了只有20名员工的上海芯瀚,是上海芯瀚最早也是唯一的机构投资人。
联想控股进入之后,上海芯瀚开始筹划境外上市,杨小奇及相关各方自2006年起建立红筹架构。2010年,杨小奇与LC FUND III, L.P.、龚虹嘉等各方协商决定终止海外上市计划并清算注销上海芯瀚,转而以富瀚有限作为上市主体申请在国内上市,富瀚有限就是现在的富瀚微。L.P.LC Fund III,L.P为君联资本管理的基金。
随后富瀚微迎来高速发展期。招股书显示,2011年,富瀚微推出了首款ISP芯片FH8510,这是一款针对CMOS图像传感器的解决方案。之后,又在2013年和2014年相继推出无线网络摄像机系统级芯片(IPC SoC)FH8610,高清闭路电视(HD-CCTV) ISP芯片FH8526;并集成了高清同轴(HD-over-Coax)传输功能的高性能 ISP 芯片FH8530C;2017年2月挂牌创业板。
其间的2011年7月,LC FUND III, L.P. 的全资子公司杰智控股以435万元投资富瀚有限,随后又再度加码。2014年1月3日,富瀚有限以杰智控股、上海朗瀚、陈春梅、杨小奇、何辉、龚传军、万建军等7名股东为发起人,将富瀚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2017年2月,富瀚微挂牌创业板时,杰智控股以29.89%的持股比例,为单一第一大股东。
上市之后的富瀚微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联想控股也开始“左手倒右手”换取回报。
联想控股称,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是公司作为财务投资项目长期关注的重要投资方向,因此在2020年9月-2021年3月,联想控股通过东方企慧,分3次从杰智控股手中累计收购了12,750,063股富瀚微股份,总现金代价约为15.42亿元,连串收购平均价格约为120.98元/股,占富瀚微当时已发行股本的15.94%,占杰智控股总持股的71%。
据悉,杰智控股入股富瀚微合计耗资996.30万元,71%的股权对应约707万元出资,以15.42亿元价计算,出售给东方企慧的部分投资回报达218倍。
东方企慧由融科物业、融科智地、联想控股分别持股64.86%、33.89%、1.25%,融科智地是联想控股投资于房地产行业的子公司,融科物业是融科智地和第一太平戴维斯合资成立的物业服务公司。融科物业及融科智地由联想控股分别持有75.00%、77.48%。简言之,同样为联想系公司。
目前富瀚微赴港的股东架构中,东方企慧直接持股15.62%;杰智控股直接持股1.91%,并与杨小奇、陈春梅、龚传军,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共同组成单一最大股东集团成员,合计持有25.09%的股份。
杨小奇今年61岁,作为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同时为董事、董事长兼行政总裁;陈春梅和龚传军目前并未在富瀚微任职,陈春梅与龚虹嘉为夫妻关系,龚传军与龚虹嘉为兄弟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港股IPO之前,富瀚微重要股东陆续减持,包括杨小奇的一致行动人杰智控股、杨小奇实际控制的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朗瀚等。
今年7月,富瀚微公告,杰智控股计划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约690万股,原因在于“基金到期退出安排”。10月17日,杰智控股通过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完成减持计划,累计变现约3.25亿元。减持完成后,持股比例降至1.91%。
更早一点的时候,今年6月份,上海朗瀚因自身资金需求,完成减持374.35万股,变现1.77亿元。
附:富瀚微上市发行有关中介机构清单
独家保荐人: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