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何以成为“世界一流艺术节展”
创始人
2025-11-27 12:25:33

(来源:上观新闻)

11月27日,被誉为意大利“交响国宝”的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在新任音乐总监、指挥大师丹尼尔·哈丁的率领下,来沪呈现一场跨越欧陆的音乐庆典,也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奏响辉煌的闭幕乐章。

在今年艺术节中,“世界一流艺术节展”成为了高频词。何以“一流”?缘于能吸引超80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艺术凝聚力,缘于能激活上海城市动能、助力国家战略的文化辐射力,更缘于能扶持新锐力量、引领演艺发展未来方向的创新策源力。三力协同,近2万名艺术家汇聚申城,呈现了超500项、1400余场的精彩演出、展览活动,吸引线上线下共1443.74万人次,整体办节满意率达97.3%,编织出一张立体、丰富、可感的世界艺术地图,在艺术的经纬里感受世界。

艺术凝聚力,全球共赴一场盛会

艺术节就像为这座城市量身打造的一首金秋交响曲,自国庆长假奏响“前章”以来,在55台132场主板演出中,总票房近6600万,平均单场票房较上一届提升1.57万。演出部分,外省市观众占比约32%、境外(含港澳台地区)观众占比近12.5%,展示了世界一流节展应有的吸引力。

吸引世界级名家名团汇聚上海,是一流节展的“底气”。从维也纳爱乐乐团、马林斯基芭蕾舞团、邵宾纳剧院等国际顶级名团,到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海交响乐团、香港芭蕾舞团等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一流团体,从瓦莱里·捷杰耶夫、克里斯蒂安·蒂勒曼等指挥大师,到芮妮·弗莱明、布莱恩·特菲尔等歌剧界巨星,再到范·克莱本金奖得主沈靖韬、“肖赛”前三名陆逸轩、陈禹同、王紫桐等乐坛新星,名家名团与新人新秀,悉数登场。不少院团更是将上海“大码头”视为艺术创作重要“检阅场”。陕西人艺携《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五部大戏,在艺术节开启跨越四周的“上海驻演”,歌剧《女人心》、舞台剧《繁花》终季等6部“上海出品”原创作品,有4部将中国首演放在了艺术节;更有一大批全国精品,打造出“上海汇演”的盛况,让中华美学在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生。

推动限量版定制款独家呈现,是一流节展的“进阶”。今年55台主板演出,在沪首演率超九成,其中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携全班人马演绎的经典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镇团之宝”《罗密欧与朱丽叶》等11个国际头部项目开启“中国唯一一站”。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演绎的“马勒全集”,以及艺术节联合制作的皮娜·鲍什1978重现版《交际场:回响1978》,不仅打造“唯一”,还为艺术节特别创制“独家款”。“限量版”取得的成绩相当耀眼,“马勒全集”吸引了近45%的外省市观众,更有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多国乐迷专程前来,只为这“一生难遇的音乐壮举”。

构建全球合作的“上海方案”,是一流节展的“格局”。国际演艺大会及国际对话吸引了包括欧洲艺术节联盟、ISPA国际表演艺术协会、美国林肯艺术中心、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等在内的约500家演艺机构、约2000名业界代表齐聚上海,短短的4天时间内,达成了近600项合作意向。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联合全球多家艺术节共同发起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在艺术节期间举办了第五届年会。年会上宣布,联盟网络迅速扩大,成员已覆盖52个国家和地区,机构总数达到196家,同时,《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发展报告(2017-2025)》重磅发布,全球演艺合作的“上海之声”,正响彻国际舞台。

作为世界一流的节展,艺术节汇聚顶尖艺术力量,并向世界输出“上海经验”,诠释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深远意义。

文化辐射力,上海践行多个使命

作为“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本届艺术节以演出为艺术纽带,以票根为消费链接,联合本市43个商业体近300家商户,推出《艺术生活指南》。通过打造“看艺术+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消费体验的“艺术节样本”,综合带动消费规模超44.25亿元(较上届提升10.2%)——跻身世界一流节展行列的艺术节,正以其日新月异的影响力惠及千万观众,有力助推上海亚洲演艺之都建设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诞生于全球城市的艺术节,正成为反哺城市的“动力源”。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艺术天空”惠民活动将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118场演艺精品,铺展至申城地标、商圈、水岸与绿地间,共筑“没有围墙的剧院”,绘就“15分钟惠民文化圈”。以“101艺场”“学生观剧观展团”“艺术进校园”“青少年剧目展演”为核心的44项111场艺术教育活动,形成“展、评、育”三位一体的模式。同期,上海国际魔术周、上海国际木偶艺术周,爵士上海音乐周三大专业展演板块精彩纷呈。艺术节更与进博会、上海旅游节、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秋约魔都美术季等实现“节节联动”,并与携程旅行、滴滴出行、支付宝及咖啡品牌等开展合作,形成“文旅商体展”多元业态与消费场景相互赋能的良性循环。

联动区域协作的艺术节,正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助推器”。今年,艺术节汇聚上海、无锡、合肥、南浔四地政府文旅部门与铁路系统力量,开通首趟分会场专列,正式拉开今年长三角以艺术节为纽带、深化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的联动大幕,成效显著——合肥分会场将百年非遗庐剧《铁面无私》送到上海“主舞台”,吸引众多沪上观众观演;南浔分会场3个周末共6天的艺术活动,今年吸引了近40万人次到访南浔古镇,较去年呈几何级数增长。

服务国家战略的艺术节,正成为文化交流的“会客厅”。通过文化周,和粤港澳大湾区翩跹共舞。长三角与大湾区作为中国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今年艺术节通过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实现了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的梦幻联动,更在交流规模、展品体量等方面创下新高,成为沪粤港澳四地文化交流史上一次重大突破。7台14场重磅演出,以及广东有史以来最大的美术展“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携800余件/套国宝级作品赴上海,引发业界轰动、观众追捧的同时,大湾区不少演艺机构也在艺术节收到了海外演出机构的盛情邀约。

优质资源,全域共享,艺术节践行了一个世界一流节展的先天使命,也让自己的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

创新策源力,文艺涌动新生力量

艺术节积极拥抱新空间、新人群与新样态。在本届“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众多申报数据中,科技融合类作品的申报占比高达64%。当以AI为代表的科技浪潮席卷而来,艺术节勇立潮头,发挥着它培育青年人才、创新演艺形态的策源力,引领演艺行业向新向未来。

科技驱动探索,打造演艺创新的新引擎。今年的艺术节高科技和先锋艺术结合,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国际精品。艺术节国际对话板块,构建起多层次沟通桥梁。在以“‘智’造新范式——全球艺术AI革新”为主题的主旨对话中,全球AI学者、演艺机构掌门人、AI产业公司负责人共同探索了人工智能介入艺术创作、生产和传播的现状;首次举办的“AI+N工作坊:从创意到市场”,则以实战为导向,覆盖创作、制作、巡演、营销全流程AI应用教学,助力从业者掌握科技创作工具。“ARTRA自定艺”聚焦视觉与表演艺术跨界融合,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打造出充满未来感的互动舞台场景,让观众直观感受国际科技艺术的前沿趋势。

青春浪潮奔涌,培育演艺未来的新力量。“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深耕艺术创作全链条,为青年艺术人才提供从孵化到交易的全方位支持,搭建起专业、国际化且具影响力的成长扶持平台。在6部舞台艺术作品、2个视觉艺术项目及1部特别推荐作品中,青年艺术家以创新视角重构经典,完成多元文化的当下表达。“融合”成为了今年“扶青计划”的年度关键词,艺术节首度创设的这个类别,旨在鼓励青年艺术家打破领域壁垒,在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探索中激发创意。这些融合前沿科技与实验精神的戏剧作品充分运用机械臂、生物传感、实时声场交互等多媒体互动手段,以现代化的艺术语汇构建出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其中不少项目更是在国际演艺大会的推介环节便获得青睐,当场达成合作意向,展现出国际视野中的创新活力。

一流阵营对标,引领办节模式的新风向。“世界一流节展”不是唾手可得的标签,更需要有扎实的内容支撑,靠科学的数据说话。为持续推动品牌“向新力”,艺术节积极对标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阿维尼翁戏剧节等国际一流老牌节展,连续第三年推出艺术节影响力指数致优榜单,委托专业机构再度编制《蓝皮书》,从“演出内容”“场馆及服务”“观众情况”“经济拉动与产业业态”多维度入手,围绕“名团和首演占比”“观众体验与构成”“票房和城市经济拉动”等近20项具体指标展开深入剖析,力争编制出具有创新意义的办节模式“上海指标”,以实绩引领全球办节模式的新风向。

艺术节始终以开放破局姿态,既为创作者搭台、为行业赋能,更坚守人文根脉、凝聚国际合力,共同擘画演艺的未来。

东海之滨,东方大城。一年一度的金秋艺术之约,回响仍在继续。“跻身世界一流节展,是艺术节创办以来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与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高度同频。如今,它承载了国际演艺行业的众多期待,也必将为全球演艺繁荣注入中国动能。”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如是说。

原标题:《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何以成为“世界一流艺术节展”》

栏目主编:邢晓芳

来源:作者:文汇报 姜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人+AI,就是“一家公司”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孟 旭 7天完成工商登记,3个月匹配激励政策,两年实...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平台... (来源:光明日报)转自:光明日报  近年来,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紧扣交通强国战略,通过“平台筑基、师...
最新或2023(历届)湖南汉寿... 5月29日下午,汉寿县最新或2023(历届)高考、学考、中考组考工作会议召开。县人大副主任王立芬主持...
最新或2023(历届)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综合评价录取计划下调中南大学招办主任赵晓霞介绍,中南大学今年调减了属地计划和综合评价录取的...
最新或2023(历届)湖南高考... 最新或2023(历届)湖南高考状元,北京高考文科状元和理科状元公布  最新或2023(历届)湖南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