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26日午间收盘,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大成(159242)上涨6.06%,冲击3连涨。换手27.09%,成交8468.65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ETF所踪的标的指数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强势上涨6.10%,成分股中际旭创上涨13.89%,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总市值再度突破6000亿元,新易盛上涨10.44%,天孚通信上涨6.87%,光库科技,联特科技等个股跟涨。
创业板人工智能(970070.CNI)紧扣AI工程化与产业化方向,所跟踪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重点覆盖“光模块+算力芯片+边缘计算+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环节,区别于偏重算法模型的科创类指数,更加注重落地能力与应用场景的拓展。
成分股方面,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协创数据、深信服、软通动力、北京君正、全志科技、润泽科技、中科创达,聚焦国内AI产业源头创新与应用落地。
AI竞争持续升级!据业内消息,谷歌正与Meta商讨一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协议,计划自2027年起向Meta的数据中心供应定制AI芯片,若最终敲定,这将标志着谷歌在AI基础设施市场战略上的重大转向。根据机构预测,谷歌的TPU出货量将继续保持在通信服务提供商(CSP)中的领先地位,并在2026年实现超过40%的年增长率。
面对谷歌的挑战,英伟达在11月25日罕见公开回应市场质疑,强调其GPU技术仍领先行业一代。这一表态直接回应了华尔街对谷歌AI芯片可能威胁其主导地位的担忧。
国内方面,11月25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2025年第三季度),集团收入2477.95亿元,剔除已出售业务影响,收入同比增长15%。
报告期内,阿里巴巴在AI+云、消费两大战略领域的投入持续收获成效,阿里云季度收入同比加速增长34%,再创新高!阿里巴巴CEO在财报电话会上表达了对AI产业发展的乐观态度。他表示,未来三年内不太可能出现人工智能泡沫。同时,他表示公司将“积极”投资于人工智能能力的提升,并且不排除在已承诺的“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行额外投资。
中信建投证券指出,近期,算力板块波动加大。复盘2023年以来的算力板块,三季报后调整比较常见,考虑到AI带动的算力需求依然非常旺盛,调整是机会。目前,世界正处于AI产业革命中,类比工业革命,影响深远,不能简单对比近几年的云计算、新能源等,需要以更长期的视角、更高的视野去观察。因此,该机构对AI带动的算力需求以及应用非常乐观。此外,量子科技作为国家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承载着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重任,近期量子计算产业进展不断,中电信量子集团与国盾量子完成联合搭建和调测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IBM发布两款全新量子处理器。
相关产品: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159242.SZ),场外联接基金(A类:025652;C类:02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