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研究编纂教育法典。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教育法典建议稿即将完成初稿。这部建议稿包括“总则”“基础教育编”“高等教育编”“职业教育编”“终身教育编”等部分,整合了现行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学位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并填补了终身教育等领域的法律空白。
在近日举行的教育法典建议稿研讨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育法典编纂课题组总负责人马怀德指出,教育法典编纂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工作,目前初步完成了教育法典建议稿文本初稿的写作,要听取和采纳各方面意见,不断提升建议稿的科学性、完备性和规范性。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翟刚学指出,教育法典编纂既要立足当前教育实践、植根本土经验,又要回应数字教育等新问题新挑战,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专家认为,教育法典将具有多层次的法律价值。教育法典将明确学校、学生、教师等基本教育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有专家指出,学校法人身份曾存在争论,如今已取得很大共识,应当在编纂教育法典时予以明确;教育法典将体现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有专家指出,科教融汇应成为教育法典编纂的基本原则之一;教育法典将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有专家指出,教育法典编纂过程中,要体现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平等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吸收教育改革成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留出空间,在教育法典建议稿的框架结构、制度设计、条文表述等方面均有所体现。
学位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允许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历史性突破了学位授予“唯学位论文”限制。这样重要的改革举措势必会被吸收进未来的教育法典。
“十五五”时期还将开展更多教育改革项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建立“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这些都有可能突破现行法律规定,需要教育法典编纂予以回应、留出改革探索空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宋芳指出,教育法典建议稿下一步的修改完善要紧扣教育强国战略目标,要借鉴民法典编纂经验,吸收现行教育法律政策中的成熟做法,同时妥善处理好法典与单行法的衔接关系。
下一篇:商务部再选10城,郑州为何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