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侨网
在法国里昂,旅法华侨青年孙艺琦在白莱果广场附近开了一家名为“山颐”的定制旗袍店。
位于里昂白莱果广场附近的山颐旗袍店。(受访者供图)从兴趣爱好到开一家旗袍店
孙艺琦接受小侨连线采访时说:“我在法国学习的是建筑专业,我们的专业学习非常繁忙。有一次和法国同学聊天时聊到有什么兴趣爱好,我一下子答不上来。于是开始回顾自己平时喜欢做什么,发现自己常浏览旗袍相关的视频和帖子,上学时也经常穿着旗袍。这才意识到,原来我对旗袍有这么浓厚的兴趣。”
后来孙艺琦开始在线上学习制作旗袍,她还把学习过程录下来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她说:“渐渐地我发现欧洲很多中国留学生和华侨华人都想买旗袍,在当地买不到就只能从国内转运,等待时间很长,到货之后还可能发现并不合身。看到这些需求,我决定自己开一家定制旗袍店。”
山颐旗袍店中的旗袍。(受访者供图)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山颐旗袍落地里昂的白莱果广场。这个广场历史悠久,是里昂的艺术文化中心。旗袍店所在的街道是一条有百年历史的“法国高定裁缝街”,遍布着婚纱和礼服店。
坚守传统工艺做好每件旗袍
孙艺琦:“我们的每件旗袍都是自家设计、打版、生产的。从为客人量体到制作完成要经过30多个步骤,保留了归拔、刮浆等旗袍制作传统工艺。定制一件旗袍通常要花15天左右,除了省道和侧缝需要用机器缝制以保证规整外,其余部分几乎全都是手工制作的。”
“我们的客户中有华人也有当地人,他们对旗袍样式的偏好有很大的不同。华人客户大多喜欢比较素雅的面料,当地人则偏爱浓艳的色彩,特别对牡丹花、祥云纹等中国传统纹样情有独钟。”孙艺琦说。
设计旗袍时,孙艺琦和团队会兼顾顾客审美与穿着场景,有很多客人来定制婚礼旗袍,制作团队就用正红色、盘金绣表达喜庆吉祥。还有客人为一场重要的晋升述职定制旗袍,团队则通过利落剪裁和沉稳配色彰显自信干练。
店中陈设的布料。(受访者供图)融合现代设计用好手中裁衣刀
“成衣系列已经推出,店里一直在持续上新,我们每一到两周就会上架新品。不过目前的成衣均是小批量生产。”孙艺琦说,推出新款时我会自己先制作一件样品或者请裁缝先制作一个初版,直到版型达到理想状态才会投入生产。
在孙艺琦看来,评判一件旗袍的好坏标准有很多。最直观的是版型,好的版型不仅能勾勒出女性曼妙的曲线,穿起来也舒适。另一方面是面料,店铺的旗袍大多采用桑蚕丝、醋酸等面料,手感和质感很好。
她说:“工艺则是更深层、更核心的评判标准,从滚边、刮浆的处理,到盘香扣、硬花扣的制作,细节处理直接决定旗袍的品质。”
“新生代华人服装业者想要用好裁衣刀,需要在坚守传统的同时融合现代设计。我们将持续提升工艺品质,优化生产流程。希望不仅能裁剪出独具韵味的旗袍,也能彰显穿着者的文化身份与独特个性。”孙艺琦说。
责编:马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