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榆树市民漫步街头时发现,在榆树大街、佰金街、向阳路等城市主干道,公园、商圈、车站等人流密集区域,增设了几座蓝白相间的公安警务站;巡逻队伍里,佩戴着“八大件”单警装备的民警身影愈发常见,成为街头最温暖的守护坐标。
11月3日,记者跟随榆树市公安局华昌派出所社区民警刘垚深入辖区,全程跟访基层警务日常工作——从重点路段的巡逻防控、流动人口信息动态登记,到沿街商铺与居民楼前的反诈知识宣传,切身感受“警察就在身边”的平安温度。
8时,榆树大街两侧的多家金融网点运钞车驶入,银行员工筹备当日营业。面对近段时间的变化,中国建设银行某营业网点的大堂经理李先生感触颇深,“每天早晚上下班时间都有民警巡逻,居民办理业务心里踏实。”
据了解,榆树市公安局组织206名社区民警、103名机关警力,入企、入校、入村、入屯、入户,优化勤务模式、突出街面巡防、强化应急处置,构建了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10时,记者看到,巡逻民警王传忱、辅警郑雪峰正在站东和泰府小区警务站开展工作。“警务站有反诈案例、‘国家反诈中心’APP二维码等信息,大屏幕每天播放治安防范内容,根据最新警情实时更新,不少居民都来看。”王传忱说。
“榆树大街是城市主要通道,车流、人流密集,我们在沿线设立了多个巡逻点位,每个点位至少组织两名警力进行动态巡逻执勤。”榆树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崔娇龙介绍,全市共设立17处巡逻点位、规划8条巡逻路线,由特警、交巡警、社区民警、乡镇派出所警力和机关增援民警组成的巡逻队伍分别在7时至9时、16时至22时开展街面巡逻。
“我们通过‘扫楼’+反诈,信息化+‘铁脚板’等全新工作模式,进百家门、知百家事,面对面为群众宣传反诈知识。”14时,刘垚带领辅警、社区工作者一起在社区里“扫楼”。
“我们一改以往粗放型、被动型、传统型、单一型的工作方法,利用‘多中心’实体化运行平台,推动社区警务向精细化、主动化、智能化、协同化转型。通过数据赋能、源头治理,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榆树市公安局副局长梁立志介绍。
来源:彩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