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行政许可信息显示,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0月17日获准开业,并将接受北京金融监管局的属地监管。
根据文件内容,法巴天星财险注册资本为10亿元。股东结构方面,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出资4.9亿元,持股49%;四川银米科技有限公司出资3.3亿元,持股33%;大众汽车金融服务海外股份公司出资1.8亿元,持股18%。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银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小米集团成员,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林世伟是小米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该公司网站介绍,四川银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26日,曾用名成都蓝谷商贸有限公司,注册地在成都高新区,注册资本及实缴资本均为20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软件开发、电子技术服务等业务,为小米集团旗下100%全资子公司,小米也通过该公司间接控股法巴天星财险。
值得注意的是,法巴天星财险也是小米投资的第一家财险公司。不过,小米此前并非毫无保险领域布局,早在2016年就拿下了保险经纪牌照,还通过银米科技收购过北京宏源保险经纪,但这些都属于保险经纪业务范畴,并非直接投资财险公司本身。
此外,文件还划分了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机动车保险(涵盖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机动车商业保险)、企业和家庭财产保险及工程保险(不含特殊风险保险)、责任保险、船舶和货运保险、短期健康与意外伤害保险,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还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和经金融监管总局批准的其他业务。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总局同时核准OOI See See(黄釒喜葹)担任法巴天星财险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并核准朱仁栋担任法巴天星财险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其中,黄釒喜葹由外方股东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委派。公开资料显示,黄釒喜葹出生于1968年,马来西亚华人,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大学,拥有精算学士学位。其职业生涯涵盖多家中外合资及外资保险机构,目前担任法国巴黎保险集团中国区非执行主席,同时兼任中荷人寿副董事长。
黄釒喜葹(资料图)2004年1月,黄釒喜葹在中意人寿担任多渠道营销部负责人。2011年9月,她调任意大利忠意集团亚洲区办事处(香港),出任亚洲区分销部负责人。2014年1月,她加入法国巴黎保险集团亚洲区总部(香港)担任亚洲区副总裁,期间先后兼任东南亚区域业务发展主管和法国巴黎人寿台湾分公司总经理。2019年4月,她升任法国巴黎保险集团亚洲区总部(香港)亚洲区总裁。2020年6月,她加入法国巴黎保险集团参股公司中荷人寿,担任副董事长。
与黄铸施搭档的拟任总经理朱仁栋,则是由中方股东派出的精算背景高管。朱仁栋此前在阳光财险担任副总经理、总精算师,亦是阳光财险创立之初就在职的元老级人物之一。不过,朱仁栋于2025年1月卸任阳光财险副总经理、总精算师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朱仁栋,出生于1973年,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国精算师、北美准精算师。曾任中国再保险上海分公司寿险部副经理,中华联合财险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等职务。后于2005年加盟阳光财险,先后担任精算部副总经理、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精算责任人、产品管理与精算部总经理、阳光财险首席风险官等职。2014年8月起任阳光财险副总经理,2019 年12月起任阳光财险总精算师。
11月24日,法巴天星保险筹备组相关人员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在未来的规划中,公司将充分利用中、法、德三大股东的资源优势,打造一家数字化财产保险公司。”他还期待开业后,中、法、德三大股东的强强联合,为我国第91家财险公司注入强大的活力。
该人员还透露,“在筹建初期,法巴天星保险筹备组组长由张国威担任。他曾任现代财险副总经理、渤海财险副总经理、安邦人寿副总裁等职务,但由于筹备阶段股东之间存在分歧摩擦,今年4月,张国威突然从小米离开。”
据《中国证券报》此前报道,有业内人士表示,法巴天星财险将整合三方股东在保险、科技、汽车产业链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共同开拓财险市场。其中,新能源车险或成为该公司布局的业务重点。
事实上,近年来,包括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在内的车企,纷纷通过成立保险公司或成立保险经纪公司等形式入局保险领域。
其中,比亚迪财险备受关注。2023年,比亚迪收购易安财险100%股权,获得保险公司牌照,并将易安财险更名为比亚迪财险。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0.70亿元,净利润1.05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比亚迪财险签单保费为20.86亿元,均通过直销渠道签单,其中车险签单保费为20.60亿元。
新能源车企入局保险领域,主要是看好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发展潜力。交银国际分析师万丽认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呈快速提升势头,新能源车险成为车险增长主要推动力,预计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接近5000亿元,占比达到38%。
万丽认为,新能源车企在发展车险业务上具有数据优势、服务入口,以及通过车险的反馈机制改进车身和配件设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定困难,车企与财险公司加强合作与融合,仍是双赢的选择。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