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海吃海”到“海陆并举”:中国水产产业的结构变化
创始人
2025-11-25 17:01:14

来源:环球网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最新《粮食展望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水产品总产量预计增长1.7%,达1.97亿吨,其中水产养殖业以2.7%的增速成为核心驱动力,产量将突破1.041亿吨。在此浪潮下,中国水产品产业持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2025年以来总产量突破7400万吨,养殖产量占比超82%,海水与淡水产品供给结构日趋均衡。国内产区依托资源禀赋形成“沿海主导、内陆特色”的格局,进口市场则呈现规模扩容、来源多元的增长特征。

国内主产区:沿海集群引领,内陆特色突围

作为水产产业核心引擎,沿海九省(市、区)主导海水产品供给,产量与品种优势同步凸显。2023年广东以796万吨水产养殖量稳居全国第一,湛江、阳江等地的南美白对虾、罗非鱼产业集群效应显著;福建紧随其后,大黄鱼产量占全国80%以上,霞浦坛紫菜、宁德大黄鱼成为地理标志标杆,进一步丰富全球高价值水产品供给;山东威海以328万吨海产品产量登顶“全国海鲜产量第一城”,青岛海水养殖占比超80%,海参、扇贝等品种享誉全国;辽宁大连则垄断全国90%的虾夷扇贝和70%的裙带菜产量,“北方海鲜之都”地位稳固。此外,浙江舟山渔场作为全国最大渔场,带鱼、鱿鱼等远洋捕捞产品供应充足;海南东星斑养殖占全国99%以上,广西近江牡蛎产量全国第一,共同构成沿海产区多元化供给体系,匹配全球高价值水产品贸易需求。

淡水养殖领域亮点纷呈,与全球鲤鱼等淡水鱼养殖增长趋势形成呼应。2024年湖北省淡水产品产量546万吨,鳜鱼、黄颡鱼等特色品种通过循环水养殖实现规模化供应;江西、湖南依托湖泊流域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小龙虾、彭泽鲫等产品深受市场青睐;四川阿坝、雅安的冷水鱼养殖(鲟鱼、虹鳟)与宁夏贺兰县的盐碱地“海鱼陆养”模式极具创新性,后者2024年实现南美白对虾、大黄鱼等产品产量1838吨,开创西北水产养殖新路径。

进口核心来源: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

2025年中国水产品进口延续增长态势,前9个月水海产品及制品累计进口178.5亿美元,同比增长5.5%,贸易逆差背后,既是对全球水产品贸易增长趋势的积极响应,更是国内消费升级驱动的结构优化体现。

FAO报告中提到“厄瓜多尔为2025年出口增长最快国家之一,冷冻原虾出口增加9亿美元”;越南作为另一出口增长主力,其巴沙鱼片、活龙虾等产品也持续丰富中国进口市场。FAO报告指出虾类仍是全球最具价值的贸易品种,中国市场对此呼应明显,南美白对虾等高端水产品进口量年均增长25%,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冷水虾消费市场,未来进口潜力持续释放,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水产品贸易格局优化。

产业趋势:政策赋能,产销协同提质

中国水产产业在“十四五”规划指引下,重点推进近海养殖、内陆生态养殖优势区建设,深远海装备养殖与稻渔综合种养成为发展重点。国内产区加速规模化、品牌化转型,福建、山东、广东三大出口大省的鳗鱼、对虾等产品深加工出口溢价达30%,在全球水产品出口总值增长5%的背景下,中国水产出口竞争力持续提升;进口市场则持续扩容,东南亚、中东市场成为新增长点,进一步融入全球水产贸易网络。

而面对“野生渔业资源压力和气候变化”等挑战,以及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国际环保要求,中国水产产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积极应对,例如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加强渔业资源养护等,既实现国内供给提质,也推动国际贸易升级,为全球水产市场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力量”。(陈晓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何以安倍为目标?山上彻也:自...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枪击身亡案陪审员审判第11次公审2...
专家:必须坚决阻击日本右翼势力...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妄称“台湾有事”可能对日本构成“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以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
中国AI芯片在推理赛道寻突破 中经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在AI大模型产业化加速的当下,算力需求正从训练阶段向推理阶段倾斜。在近期举办...
这个“空心村”有个“大学生种菜... 转自:四川在线遂宁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域。四川在线记者 阚莹莹11月21日清晨,遂宁市安居区聚贤镇...
2025 买商标网站哪家靠谱?... (来源:衡水日报)转自:衡水日报在跨境电商入驻、品牌备案、海外市场布局中,买商标是企业快速获取合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