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20日至23日,十六省(区、市)数学学术年会暨应用数学与人工智能学术论坛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成功举办。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会议以“交融·创新·赋能——数学与AI的新篇章”为主题,不仅推动了一系列前沿学术成果的交流与落地,也为举办地汝城县注入了显著的科技活力与发展动能。
会议现场。汝城中大县域研究院供图本次会议汇聚了袁亚湘院士、张益唐教授等数学界领军人物,以及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会议期间举办的7场大会报告、近70场专题报告,展示了我国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交叉及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开幕式由广东省数学会理事长,粤港澳应用数学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姚正安教授主持。
姚正安。汝城中大县域研究院供图开幕致辞环节,多位学术泰斗与领军学者从国家战略、学科使命与学术精神三个维度,为大会擘画方向、注入思想动能。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院士强调,数学研究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呼吁学界致力于原创性突破以支撑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
袁亚湘致辞。汝城中大县域研究院供图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北京大学史宇光教授指出面对人工智能的浪潮,数学既要坚守基础研究的深度与纯粹,也要积极拥抱跨学科融合。此次十六省(市、区)学术年会和论坛在千年古县汝城举办,意义非凡,高端的学术会议落地县城,有望探索出一条数学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史宇光致辞。汝城中大县域研究院供图世界顶级数学家、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益唐教授结合自身攻克“孪生素数猜想”的历程,以朴素而深邃的语言,分享了数十年潜心研究的心路历程。他寄语青年学者:要珍惜好奇心,保护想象力,更需葆有不惧失败的勇气;纵使“板凳要坐十年冷”,数学的真理终将回报每一位坚守者。
张益唐。汝城中大县域研究院供图湖南省数学会理事长、中南大学副校长焦勇教授系统介绍湖南数学界近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展现了区域学科建设的坚实基础与鲜明特色,为本次盛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撑。
焦勇。汝城中大县域研究院供图在湖南应用数学中心主任、湘潭大学原党委书记黄云清教授主持下,袁亚湘院士在主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黎曼优化方法的创新框架,提出通过精巧设计度量显著加速算法,为优化理论与机器学习提供了重要工具。
袁亚湘。汝城中大县域研究院供图在韦维、唐高华、王娟、刘建国、杨汉春、吴勃英、杨银等领导教授的主持下,来自中南大学的胡烨耀、云南大学的明梅、中山大学的周玉龙、广州大学的彭济根、合肥工业大学的朱士信、湘潭大学的易年余等多所高校的教授,分别就平均场方程、固定浮体F. John、玻尔兹曼方程与朗道方程的数学理论、视觉小目标运动检测、AI时代数学课程建设及偏微分方程数值解等课题报告了研究成果,展现出我国数学研究多层次、宽领域的发展态势。
据悉,会议设置的八个分会场涵盖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数学交叉、国际数智论坛与航路规划论坛,促成了多项合作意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报告人占比超过半,展现出学科发展的蓬勃活力与人才梯队的日益成熟。
会议现场。汝城中大县域研究院供图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此次会议不仅是数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一次学术与地方“双向奔赴”的成功示范,为我国县域地区依托学术平台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汝城经验”。
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海南省数学学会理事长、海南师范大学廖波教授,内蒙古自治区数学学会理事长、内蒙古大学数学学院院长李宏教授,贵州省数学学会理事长、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杨辉等。
来源:南都即时
作者: 敖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