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
“干燥”模式直接开启
暖气加持下更是“火上浇油”
不少人会出现
口干舌燥、眼睛干涩等不适
但要是补水后
这些症状还持续数月未缓解
甚至出现
皮疹、关节痛等症状
可得警惕了!
或许是干燥综合征找上门
“干燥”也是一种病?
干燥综合征不是简单的“缺水”,而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会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导致口干、眼干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引起其他脏器损害。
△图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干燥综合征并不罕见,全球患者约有千万,在我国,干燥综合征患病率约为0.29%—0.77%,老年人患病率为3%到4%,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身体发出的“干燥警报”
千万别忽视
干燥综合征的症状就像“温水煮青蛙”,初期表现往往不明显,极易和普通缺水症状混淆。但只要细心观察,便能发现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吃馒头、饼干等干性食物必须用水送服,或频繁饮水,夜间因口干醒来;或多发龋齿、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持续性眼干、异物感、烧灼感,需频繁眨眼才能缓解;或畏光、见风流泪、视力波动或下降。
鼻腔干燥易出血;喉咙干痒,持续干咳无痰,声音嘶哑。
无法解释的持续性疲劳或关节肌肉酸痛;反复出现的腮腺/颌下腺肿大,或不明原因的紫癜样皮疹等。
谁更容易被“干燥”盯上?
干燥综合征不是“随机攻击”,以下人群需要特别留意:
如何“对抗干燥”?
精准治疗
日常护理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干燥综合征是
狡猾的“全身性免疫病”
警惕“口干眼干”之外的
身体小信号
及时就医排查、科学护理
保持适量运动和良好心态
别让“干燥”偷走你的舒适感哦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