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熏蒸器的造物哲学
创始人
2025-11-25 07:05:49

在闽东寿宁县童洋村,一件清代竹编熏蒸器静静地诉说着中国民间造物中的生态智慧。这件由数层竹编结构叠合而成的日常器具,曾是农家利用灶火余热熏蒸餐具的卫生用具,其形制朴素、结构合理,不仅反映出民间工艺的实用性,更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生态观念与可持续的生活态度——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匠心”。

此件竹编熏蒸器整体呈上窄下宽之态,重心沉稳,结构稳定。其编织遵循“粗经细纬”之理:宽篾为“经”,弯折成形,确立骨架;细篾为“纬”,以挑压之法固定结构,形成既牢固又透气的整体。这种结构设计不仅考虑到使用的便利性,更体现了对自然能源高效利用的深刻理解。热气自下而上自然流通,餐具分层放置,取用亦极为便捷,整个设计完美契合了热气上升的物理规律,实现了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该器物并不依赖外部能源,而是巧妙利用炊事之余热,完成消毒过程。竹材本身来自自然,可降解、可再生;其结构设计不追求繁缛装饰,而以实用为本,体现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朴素生态观念。古人虽未言“低碳”,却在日常器物中践行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这种源于生活实践的智慧,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前瞻性。

从材料选择到结构设计,这件器物无不体现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竹材的轻韧特性使其既能承受高温又不失稳定性;层叠式的结构既便于分类存放,又利于热气循环;疏密有致的编织既确保结构稳固,又保证透气性能。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但所有的设计都服务于一个核心目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最优的使用效果。

“熏蒸火燎”作为传统生活中的净化手段,不仅是一种卫生行为,也是早期生态智慧的体现。《睡虎地秦简·日书》中有“燔燎”以驱秽的记载;汉代《伤寒论》已将火熏用于疗疾;清代《仙方合集》更载有“蒸衣辟疫”之法。这些实践虽朴拙,却反映出中华民族在长期生存实践中形成的“以自然之法,解生活之需”的生态适应能力。这种能力建立在深刻观察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是通过世代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

竹子作为可再生资源,其生长速度快,固碳能力强,是典型的生态材料。灶火余热的利用,实现了能源的梯级使用,符合“物尽其用”的原则。而器物的使用寿命结束后,竹材可以自然降解,回归自然,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循环。这种“从摇篮到摇篮”的设计思维,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在制作工艺上,匠人采用“绞丝编法”强化关键节点,使器物在湿热环境中经久耐用,延长使用寿命,暗合“物尽其用”的节约原则。“转口编”技法则被创新用于底缘支撑,不以添加材料来强化结构,而是通过技法优化实现功能提升,体现出“以技代材”的巧思。这种“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在今天仍然引领着可持续设计的方向。

而“分梳处理”将一根篾片剖为多股,使结构强而不笨、用料省而效能高,更是对材料性能的极致挖掘。这种技艺不仅展现了匠人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更体现了一种资源观:通过对材料的精细处理,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这些技艺细节无一不体现着“取于自然,用于生活,归于生态”的循环逻辑。匠人未言“生态文明”,却在每一个制作环节中践行着绿色、可持续的造物原则。这种源于生活本能的生态意识,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与自然长期调适的文化结晶。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不是外来的概念,而是深植于我们文化基因中的固有特质。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济药业股价涨9.96%,金元... 11月25日,广济药业涨9.96%,截至发稿,报8.61元/股,成交2.57亿元,换手率9.26%,...
白宫说美乌总统暂不会晤 美媒称... 新华社华盛顿11月24日电(记者黄强 徐剑梅)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24日说,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没有...
沃森生物涨2.06%,成交额1... 11月25日,沃森生物盘中上涨2.06%,截至10:58,报12.41元/股,成交1.80亿元,换手...
迈威生物股价涨5.03%,中邮... 11月25日,迈威生物涨5.03%,截至发稿,报43.44元/股,成交1.84亿元,换手率2.11%...
迈威生物股价涨5.03%,新华... 11月25日,迈威生物涨5.03%,截至发稿,报43.44元/股,成交1.84亿元,换手率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