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左洁
天气渐冷,艺韵流芳。近日,2025年兵团“村舞”集中展演活动在十二师五一农场圆满落幕。四师可克达拉市代表队凭借灵动舞姿与饱满热情惊艳全场,不仅在斗舞竞演中斩获“热度C位节目”奖项,参演的舞蹈《我们在田野上》更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圈粉无数。
从田间地头的丰收欢歌到城市广场的文艺盛宴,从线上直播的互动热潮到线下体验的沉浸乐趣,四师可克达拉市以文化为桥、以活动为媒,让文旅融合之花绽放,让职工群众的幸福生活有滋有味。
群众文化扎根基层,方能焕发持久活力。在此次兵团“村舞”集中展演活动中,四师可克达拉市代表队的参赛作品均源自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参赛成员将兵团精神与新时代边疆风貌融入舞姿,在新疆国际大巴扎的“7V7淘汰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场外师市群众通过直播实时投票、留言互动,最终以高票锁定“热度C位节目”奖项。
压轴参演舞蹈《我们在田野上》更是点睛之笔。舞者们身着特色服饰,伴着悠扬伴奏舒展身姿,生动再现师市稻田丰收的喜人场景,将边疆群众的幸福生活生动展现在观众眼前。“这个舞蹈看着就亲切!”观看直播的四师七十三团群众姜云秀说。
文旅融合赋能发展,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今年9月,四师六十八团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六届“稻香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在长丰稻作文化展览馆景区开展,舞龙舞狮、秧歌巡游拉开活动序幕,稻田音乐会、篝火晚会陆续上演,让游客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感受到了民俗魅力。
在“丰收礼赞”环节,兵地嘉宾共同将新收的五种粮食倒入“丰”字容器,象征仓廪充实的美好愿景;在农产品推介现场,血糯米、血米茯苓茶等特色产品深受游客青睐,实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没想到既能看精彩节目,又能买优质农产品,还能体验稻田观光,真是不虚此行!”当时来自伊宁市的游客安雨蝶说。
如今,四师可克达拉市依托“草原之夜”文旅品牌,打造七十一团七连红色旅游民宿,推动伊力特酒文化产业园与伊帕尔汗薰衣草文化产业园联动发展,构建起“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让边疆美景变“钱景”。
公共文化服务提质,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四师可克达拉市持续完善“城区有地标、团场有阵地、连队有场所”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21个团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68个连队综合活动室实现全覆盖,成为职工群众家门口的“精神粮仓”。
今年1月举办的“我要上村晚”新春大联欢上,18名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融合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精彩纷呈。近年来,可克达拉歌舞团常年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年均累计演出150多场次,国风剧目、社火培训等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六十六团“巴扎课堂”上,宣讲员以多种形式讲解惠民政策。
让兵团精神代代相传。四师可克达拉市深入实施红色文化“挖掘、培育、催化”工程,整理完善162名英模事迹,拍摄短视频28部,让红色故事直抵人心。在七十二团红军团博物馆,老军垦义务讲述兵团故事;在“寻访老军垦·传承兵团魂”活动中,年轻一代在重走垦荒路中感悟初心使命。这些红色文化活动与各类文旅盛宴相结合,让兵团精神浸润人心,凝聚起新时代奋进力量。
文化兴则城市兴,文化强则底气足。如今的四师可克达拉市,兵团“村舞”舞出时代风采,稻香文旅季引来八方宾客,“村晚”舞台汇聚万千欢笑……这些蓬勃开展的文旅活动,是惠民乐民的鲜活实践,更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