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内罗毕/长沙11月24日电 几内亚圣图火车站室外地面上,8832平方米的深蓝色光伏板整齐铺展。今年10月,三一硅能微电网项目在此完成送电调试并正式投运,实现光储协同和全负荷绿色供电,光伏年发电量约400万千瓦时。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人口分散、电网覆盖率有限,许多地区仍依赖成本高昂的柴油发电。而且,基础电网薄弱长期制约电力供应,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针对企业面临的普遍“痛点”,中国企业提供了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三一集团旗下三一硅能为当地企业带来光伏微电网整体方案,通过“源网荷储”模式将多种能源有机整合,解决多个场景的用电难、用电贵问题。
三一硅能全球投资开发总经理许中天介绍,微电网利用光伏、风电、储能等构建稳定、可闭合的电网系统,可依托主网运行,也可脱离主网实现绿色电力“孤岛”运行。目前主要应用于并网场景、绿色矿山、工商业、交通设施、农业和数据中心等。
在赞比亚瑞达矿山,随着三一硅能“光储柴”微电网系统并网,过去持续运行的柴油发电机已经停机。三一直营南非子公司总经理张良介绍,此前矿山依靠柴油发电,度电成本超过4元人民币,噪声和污染较大且供电不稳,影响正常采矿作业。微电网建成后,瑞达矿山项目绿电占比超过95%,年发电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时左右,用电成本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该铜矿每年将节省电费约4000万元人民币,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目前,三一硅能已在非洲八国签约20余个微电网项目。三一集团设在南非的总部基地也将建设“光伏+储能”产线,助力南非打造非洲绿色工业枢纽。
中国长期支持非洲绿色发展,仅中非合作建设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累计已超过1.5吉瓦。湖南大学参与撰写的《非洲绿色发展指数与中非绿色发展合作报告(2024)》指出,中国有着成熟的政策体系、先进的绿色技术、强大的创新能力、丰富的环境治理经验等独特优势,而非洲大陆有迫切的发展需求和本土发展战略。
在喀麦隆,华为喀麦隆公司正在推进农村离网太阳能电站项目三期。自2012年与喀麦隆水资源和能源部签署合同以来,项目已建设近500个离网太阳能站点并实现商用,总装机容量32.8兆瓦,年累计发电量可达47.9吉瓦时。在埃塞俄比亚多个边远地区,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建设的离网光伏电站让6500余户家庭、近3万人用上清洁电力能源。在马里,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承建的太阳能示范村项目安装千余套离网太阳能户用系统和多类公共太阳能设施,惠及上万民众。
此外,中方在2023年非洲气候峰会上,正式启动了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非洲光带”项目。项目计划在3年内帮助非洲5万户无电贫困家庭解决用电照明问题,并通过“光伏+”项目建设、政策研究、能力建设和技术交流等打造中非光伏资源利用合作示范带。
随着微电网等越来越多的绿色能源项目在非洲落地,中非绿色能源合作正从政策愿景加速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成果。
塞拉利昂计划与经济发展部副部长乔纳森·泰特斯-威廉姆斯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能源项目是“中非合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投资、技术转让和就业机会的清晰例证”,“我期待看到类似项目推广到包括塞拉利昂在内的更多非洲国家。相信在各方支持下,中非合作将继续为创新、伙伴关系和共同繁荣注入动力。”(新华社记者张格 张玉洁 李卓群)
上一篇:11月净融资已达87.46亿美元创年内月度峰值 中资美元债逆势走高凸显投资性价比
下一篇:北京人力11月24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829.35万元 其中机构买入829.35万元 溢价率为-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