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乌鲁木齐的冬日天气多了“雨转雪”的身影,连续几场雨雪交替落下,给城市裹上薄雪的同时也留下“丝滑”痕迹。这接连而来的雨转雪是如何形成的?乌鲁木齐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蒋慧敏揭开其中的缘由。
乌鲁木齐近期经历的多次“先雨后雪”过程,都与前期气温偏高这一大的气候背景有一定的关系。不少市民好奇,明明是冬日降雪,为何每次天气过程初期总是先下雨,而非直接飘雪?
蒋慧敏解释:“前期偏高气温是‘先下雨’的核心原因。对比历史同期数据,这几次雨夹雪过程开始前,乌鲁木齐的基础气温偏高,使得地面及近地面层留存较多热量,就像一块‘余温未散的热石板’。即便冷空气开始影响,高空凝结的雪花下落时,经过这层相对温暖的空气,也会迅速融化成雨滴,因此天气初期我们看到的多是降雨。”
而随着天气过程推进,雨又为何转为大雪?对此,蒋慧敏给出的答案是,冷空气+降水的“持续制冷”效应。虽然初期冷空气的势力较弱,但它并未停止渗透,而是逐步降低环境温度;与此同时,前期的降雨过程也在发挥“制冷”作用——雨水蒸发时会大量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进一步拉低气温。这两种因素相互配合、持续发力,最终将近地面层留存的热量彻底消耗,漫天洒落。
气象部门提醒市民,降雪后气温下降,道路湿滑,出行要注意添衣保暖和交通安全。
文/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江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