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敏
据媒体报道,西贝的一些门店上座率和前段时间相比有明显回升。有些门店工作日晚高峰时期就餐需排队等号。
时隔两个月,我们再次谈论西贝的话题,真诚地为它的逐渐复苏感到高兴。看热闹、等笑话从来就不是我们的初衷。
两个月前那场关于预制菜的跑偏了的争论在舆论场上尽人皆知。关于预制菜,应该讨论的只是它的监管与规范以及对公众透明,而不是它应不应该存在。遗憾的是,贾国龙一开始的应对进退失据、荒腔走板,带着他的团队以及西贝品牌“敲锣打鼓”地走进了泥沼之中。
在消费场景里,和大众情绪硬刚从来就不是什么上上之策。硬刚受挫之后,西贝发布各种煽情故事,有一些是过去的,有一些是新撰的,都被网友放到了聚光灯下一一审视。实话实说,那些故事因为矫情得无以复加而接近于笑话。一边是硬刚,一边是矫情,这两个维度都和消费者的期待格格不入,真的有点烦人。有一段时间部分西贝门店堪称门可罗雀,以至于走过路过,几乎要让人心生恻隐。
幸好贾国龙并没有一根筋抽到底。他调整了策略,从硬刚转变为示弱,从高调后退为隐忍。西贝先是发放了各种打折券、消费券,近期关于西贝降价的话题更是冲上了热搜。据记者探店报道,一门店店长介绍,近期西贝门店近40道菜品降价,幅度在5%-20%不等。服务员还向记者证实,此前媒体报道的西贝全员平均涨薪500元情况属实。
降价以及涨薪,一降一升中是实打实的成本见涨。但是降价拉回了客人,涨薪稳住了团队,客流在复苏,口碑在修复,羸弱的肌体在一点一滴恢复活力。贾国龙也许是撞了南墙之后终于顿悟,他用看似受损的方式完成了止损的效果。但是风物长宜放眼量,眼下的成本都将在未来的利润中得到消化和补偿。这个经验教训再一次说明,行动大于言说,形象大于概念。
据称,风波发生后,贾国龙曾在内部提出要求:“不允许减排班、不允许裁员,店里没有客人时,店长就带领大家学习、训练。”如果这是真的,贾老板的形象不由又高大了几分。这么看来,人家能把企业做这么大,也真不是纯属运气。
上一篇:大湾区文投会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