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着力点
创始人
2025-11-24 06:01:3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石。《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一重要部署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的当下,要找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着力点,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同频共振,确保中国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源头活水”,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广阔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两者深度融合不仅能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还能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我国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中的地位稳步提升。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还存在诸多堵点,高质量科技供给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着力破除制约深度融合的思想观念束缚与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从简单叠加走向深度融合,已成为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要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国家实验室体系和科研机构布局,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加大长期稳定支持力度。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展前瞻性研究,攻克产业发展亟需的底层技术,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科研组织模式,让科技供给精准匹配产业需求,避免科研与产业“两张皮”。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身处市场一线,既深谙产业发展需求,也精于推动技术落地。要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围绕产业堵点完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择优培育支持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发展壮大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充分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多重作用。

打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创新生态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决定着创新和转化应用的效率效能。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完善侵权惩罚机制,让创新者敢投入、有回报。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为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提供长期资金保障。营造包容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让各类创新主体能够轻装上阵、大胆创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艾... 介绍:电子课卡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应用,在学校和教育机构中得到广泛采用。 通常,电子排班卡的操作和管...
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现将《促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软件应用普及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 请...
统筹规划提档升级乡村建设 近来,多地积极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逐步提高农村基础...
手...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被指利用“漂亮数字”隐瞒额外收费。 事情还在继续发酵。 自9月...
进博好物进万家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落幕,不少全球消费新品正加速褪去“展会标签”,通过电商平台、连锁超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