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大幅回调,11月21日,沪指单日跌幅2.45%,创下仅次于4月7日的年内第二大跌幅;单周跌幅3.9%,同样创下年内第二大单周跌幅,6个交易日,沪指跌幅4.83%,市场明显有些慌。
从结构上看,前期领涨的景气赛道成为调整主力,仅少数避险板块及受事件驱动的题材表现相对抗跌。银行板块盘中探底回升,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红利资产在避险情绪升温背景下展现出防御属性。
基金公司认为,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AI产业链出现分歧等内外因素共振导致了此次调整。投资者再次通过ETF“越跌越买”,资金大力抄底。ETF数据显示,11月17日-21日,全市场剔除债券ETF之后,权益类ETF合计净流入766.16亿元,仅11月21日当天,资金流向权益ETF达414亿元。
A股此次极速调整,有何深层次原因?市场情绪如何?基金公司如何研判后市?年底波动是否会进一步加大?针对这些投资者挂心的问题,多家基金公司火速给出解读。
大跌是因为什么?
时值年末,资金做多情绪不高,沪指在4000点徘徊,而此次急跌,多数基金公司认为,外部因素是导火索,并非A股市场的主要矛盾。
摩根资产管理指出,调整是内外因素共振的结果,A股市场调整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外部流动性担忧加剧:美联储官员对12月降息持谨慎态度,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快速降温,导致前期全球风险资产普遍承压,对流动性较为敏感的科技股首当其冲。 二是AI产业逻辑出现市场分歧:投资者开始担忧美国AI巨头资本开支的可持续性及最终回报,尽管AI龙头公司业绩超预期,但其营收质量受到质疑,引发全球 AI 硬件板块共振下跌。 三是事件共振影响:股指期货交割日、地缘政治局势等因素叠加,放大了市场波动。 “调整的核心驱动力源于外部市场的预期扰动。”财通基金也表示认同,美国公布的9月非农数据呈现强烈矛盾性,非农就业人数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韧性仍存,但失业率同步攀升至周期新高,数据的矛盾性特征加剧了美联储降息决策的难度性,流动性收紧担忧升温和避险情绪直接引发美股高开低走,为全球市场奠定阶段性谨慎基调。
财通基金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股科技股情绪传导进一步放大调整压力。美股头部科技公司财报超预期却反向走弱,打破“业绩利好支撑股价”的惯性逻辑,反映短期流动性收紧预期对成长股估值的阶段性压制作用。这种情绪快速传导至A股。
市场情绪如何?ETF单周净流入达766亿元
AI、锂电等热门、涨幅较高板块的大跌,不少投资者追高,造成市场看起来亏钱的体感明显。不过ETF资金流向数据显示,资金没有太多恐慌。
11月21日当天,资金流向权益ETF达414亿元。其中,宽基ETF净流入居前。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日净流入38.76亿元居首,南方中证500ETF单日净流入33.2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和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两只双创ETF分别净流入27.9亿元、24亿元。
此外,南方中证1000ETF净流入超20亿元,富国上证综指ETF、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和华夏中证1000ETF净流入均超10亿元。
11月17日-21日单周来看,全市场剔除债券ETF之后,权益类ETF合计净流入更是高达766.16亿元。18只ETF净流入超10亿元,投资者抄底依然是以宽基为主。
其中,净流入最高的是南方中证500ETF,单周净流入57,78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净流入46.78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入也达44.62亿元。此外,南方中证1000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富国上证综指ETF资金净流入居前。
后市怎么看?基金公司亦有分歧
大跌之后,投资者尤为关注后市表现。短期来看,基金公司谨慎态度较多,而长期来看,慢牛信心仍在。
前海开源基金坦言,短期仍需保持谨慎,指数上看,短期不排除指数跟随外围股市还有进一步下跌空间,或以震荡的形式以时间换空间。但是长期看,依然坚定看好指数再创新高,牛市的基础没有发生改变。
信达澳亚基金高级市场研究分析师刘翀指出,当前市场轮动特征显著,短期可关注如防御性板块等风格切换下的补涨机会。往后来看,短期市场需关注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变化和国内年底重要会议表态,当前市场较为一致认为国内增量政策层面仍有期待。
刘翀进一步指出,中期来看,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刺激,在十五五规划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和后续反内卷有望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相关行业的景气有望延续,本轮风格切换或是AI等科技板块的“中场休息”而非“主线切换”,科技叙事仍有空间。
华宝基金表示,中国资产正处于重估的趋势中,若市场短期上涨较快或导致波动加大,短期回调不改长期向好趋势,后续市场预计仍将走出“慢牛”趋势。
因此,华宝基金认为,在股市微观流动性相对充沛的驱动下,A股市场有望维持相对强势。从股票定价的框架来看,短期股市更容易受到市场资金和情绪影响。随着长线资金不断入市,大盘或走“慢牛”行情。在科技产业政策催化下,更多增量资金提升市场活跃度,叠加近期股市的“赚钱效应”,居民存款或逐步成为股票市场资金新的来源。市场短期过快上涨后,客观上存在一定兑现压力,但我们对中国市场有望走出“慢牛”的看法保持不变,上升动力或仍可持续。
中欧基金预计,当前估值分化加剧的现象将在A股市场持续,指数的下行空间有限。但是一方面AI主线欠缺新催化,另一方面来自经济基本面的边际变化未能提供新的交易共识,导致当前市场仅在部分概念题材板块具备一定一致性,针对多数行业基本面催化的不确定导致市场陷入快速行业轮动状态,这不利于当前市场的持续性表现。
对于热门板块后续走向,前海开源基金提醒,“AI泡沫论”继续打压市场风险偏好,尽管英伟达亮眼业绩一度带动美股科技大涨,但投资者对高估值科技股上涨后表现出较强的获利了结情绪。
年底行情怎么布局?
从市场运行规律看,情绪低迷往往孕育逆向机会。在基金公司看来,当前A股调整更多是外部预期扰动下的短期反应,国内政策托底力度未减,经济基本面稳步修复的内生逻辑未变。
财通基金认为,短期空头情绪集中释放后,操作上建议摒弃恐慌性抛售,保持耐心坚守核心持仓,或可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绩优标的,尤其可跟踪短期错杀的行业赛道蓝筹龙头,待情绪企稳后把握逆向布局窗口。
“在市场再平衡的背景下,红利与科技的均衡配置具备较强的性价比,针对单一题材的集中持仓易放大净值波动。”中欧基金建议,红利板块中建议首选资金认可度较高的银行和资源品。考虑到“十五五”规划出台,其中对安全韧性的描述、新兴产业的商业化和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创新空间有望对市场形成积极影响。
摩根资产管理展望后市,指出可关注以下方向:一是超跌科技主线中优质公司的低吸机会;二是具备政策支持与基本面改善预期的反内卷行业(如光伏、化工)以及供给逻辑强化的有色金属(如铜、铝);三是避险属性较强的红利资产(如银行、煤炭)。
(文章来源:财联社)
上一篇:大埃及博物馆:与伟大文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