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警察网)
转自:中国警察网
11月15日14时许,内蒙古自治区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冬牧场的枯草上凝着白霜,气温已低至零下5摄氏度。风裹着沙粒呼啸而过,打在脸上像细针扎着一样疼。一阵清脆的驼铃声由远及近,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格苏木(苏木,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乡级行政区)的首批500余峰骆驼踏着黄沙缓缓走来。历经10天的长途跋涉,这批骆驼终于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来到沙漠边缘的乌兰夏拉冬牧场。
进入11月,阿拉善盟一年一度的骆驼冬季转场拉开了帷幕。阿拉善右旗公安局部署4个派出所、2个交管中队、1个检查站组建“421护牧警队”,提前了解转场路线和时间,勘查沿途路段,为牧民提供食物、药品等物资,全程护航牧民冬季转场,确保牧民、牲畜冬季转场期间平安顺利。
阿拉善盟被誉为“中国骆驼之乡”,辖区的阿拉善右旗以双峰驼闻名。骆驼冬季转场是牧民世代相传的习俗。每年春夏,牧民们把骆驼赶往巴丹吉林沙漠散养。初冬之时,牧民再将骆驼从沙漠里转移至冬季牧场。这既能使巴丹吉林沙漠得以休养生息,又能确保骆驼安全过冬。“今年有2100余峰骆驼转场。守护骆驼冬季转场安全,对牧民来说是一次考验,对公安机关来说也是安全大考。”阿拉善右旗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本次骆驼冬季转场从11月5日开始,预计一个月完成。“421护牧警队”按照安保工作方案,与多部门协同联动,在重点路段加大巡查防护力度,维护转场秩序,加强安全宣传,帮助解决牧民转场途中遇到的难题。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沙漠上,将驼队、牧民和民警的身影拉得很长。民警辅警认真检查骆驼的反光标识,确保每一头骆驼都佩戴完好。“夜间转场风险高,一点都不能马虎。”一名民警说。
冬牧场上,炊烟袅袅升起。牧民们围着骆驼忙碌起来,有的给骆驼打标号,用烧红的铁钳在骆驼耳朵上轻轻一烫,留下专属记号;有的给骆驼插鼻棍,动作娴熟地将木质鼻棍穿过骆驼鼻孔,系上绳子以便牵引;还有的一边哼着悠扬的牧歌,一边调驯调皮的骆驼。民警辅警们有的帮着牧民拉骆驼,有的蹲在地上整理散落的驼毛,有的拿着反诈宣传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跟牧民唠着“安全家常”。驼铃声、牧民的笑声和民警的叮嘱声交织在一起,在大漠上回响。
上一篇:漳州核电
2号机组并网发电
下一篇:又一家大型乙烯工厂,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