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逐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小雪初霁,县城大集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
翠绿的春尖茶、新鲜的外地菜、可口的点心酥……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每逢农历三、六、九,大伙儿就会来县城赶大集。
胡林家乡高关村的马录退又进城买东西了,他左手一包茶叶点心,右手一包蔬菜,站在公交站前跟同行的邻居唠起嗑:“现在有公交车,啥时候来买都行,买啥都能带回去!”
马录退口中的公交,指的是县里昊如公交服务有限公司开行的6路公交车。这趟车穿城而过,东起县城东边的高关村,西至县城西边的公交公司。
说起这趟公交车,马录退期盼已久。2023年,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后恢复重建,高关村村路修得平坦宽阔,村民也修缮好了危房,生活重回正轨。“但是到县城不太方便。”马录退回忆,他和乡亲们大多需要拼车或坐私家车来县城,“时间没个准儿,等车地点也不定。”
“群众需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在内,我们持续放大灾后恢复重建综合效应,有针对性地补齐民生短板。”临夏州委常委、积石山县委书记李勇表示。
2024年9月,在征求群众意见后,6路公交车正式开行,沿途设置近30个站点,途经汇聚了多个政府办事部门的统办大楼、中小学、商业区、县医院等重点区域,还把几个受灾群众安置点连接起来。今年11月上旬,根据群众反馈和路段建设情况,公交公司对线路又进行了优化。“我们配备了7辆车,9名专职驾驶员,努力服务好沿线群众。”昊如公交服务有限公司代理负责人马春霞说。
现在,从早上6点半到下午6点半,6路车平均间隔11分钟,往返县城只需一小时,方便得很。
车辆的舒适度也让人满意。“都是崭新的新能源汽车,开起来稳当舒适。”驾驶员仙临生说。“乘坐这么舒适的车,票价只要1元,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还有优惠价,与此前往返要花10元相比,实惠!”马录退说。
更让群众满意的,是运行有保障。“之前下雪总担心有没有车来县城。”马录退坦言。去年冬天是重建后的第一个冬天,积石山海拔高,冬季降雪影响大,群众出行易受制约。为了保障公交车平稳运行,积石山县制定应急预案,在大雪天气后,相关部门及时开展除雪工作。“扫雪车、撒盐机、融雪剂……齐上阵,车来得准时、顺畅,开进咱的心坎里!”马录退说,等车的村民一看车来了,非常开心。在高关村,有300多名中学生每个周末都要从县城学校回家,还有近300名超过60岁的老年群众,经常要到县城看病抓药、理疗康复、走亲访友等。平稳运行的公交车给大家吃下“定心丸”。
临夏人爱喝春尖茶,烤好桂圆、红枣,备好白芝麻、红枸杞,热水一冲,就是西北有名的八宝茶。趁着正午阳光,马录退和邻居们围坐在院墙边,喝茶谈天:“香得很!有了6路车,咱们进城像串门,过两天,我再去买些!”
“‘十五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乡村越来越美、各民族越来越团结。”临夏州委书记李海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