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吴涵)记者从11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强科技行动,加快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十四五”以来,最突出的成效是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2020年的51.63%提升至2025年的55.66%,提高了4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12%,比“十三五”末提高6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2020年的109.64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164.59亿元,年均增长10.6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26.3%。
五年来,我省研发的353项技术实现国产替代,226项技术在国际或国内保持领先,173项原创成果实现产业化。特种润滑与密封材料、核电用不锈钢、高端真空测量仪器等创新成果有力保障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实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打破国际垄断,累计治疗患者超2700例。2兆瓦钍基熔盐堆首次实现堆内钍-铀转化,成为全球唯一,领跑核裂变能发展全新赛道。
企业创新联合体取得全国先行先试经验,引领越来越多的企业走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道路。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品等领域,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建13家企业创新联合体,集聚326家企业、高校院所科研力量,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协同创新,有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目前,全省企业创新联合体共投入财政资金3.65亿元,撬动企业自筹资金8.58亿元,累计攻克国产替代技术73项、转化科技成果113项,驱动企业直接新增产值约145亿元。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1223家增加到2024年的2459家;省级创新型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465家增加到2024年的176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20年的1194家增加到2024年的4541家,分别增长100%、279%、280%。
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2024年,兰白两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38亿元,较2020年(973亿元)增长58%,以全省0.47%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近12%的地区生产总值,成为全省创新发展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