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记者走进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五支队,感受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调研作风——
脚步更轻了,脚印更实了
■李海林 解放军报记者 徐 雯 特约记者 张永清
谭副支队长(中)与战士一起检查通信线路。廖旭阳 摄初冬,武陵山区薄雾笼罩。记者来到武警重庆总队执勤第五支队秀山中队采访,恰逢该支队谭副支队长在此调研。
不听汇报,不用陪同,谭副支队长一人挨个检查灭火器。随后,他拿着一个灭火器找到王中队长:“压力指针乱晃,灭火器失压,有没有定期排查?”王中队长立即翻出登记本,还调取了监控,证明他们确实定期检查维护过。
“记录写了、工作做了,却仍存在问题。责任真的压实了吗?”谭副支队长认真分析原因,并向王中队长支招:安全器材要定人定责,日常维护保养不能只看外观,更要检查性能状态……
“谭副支队长不是第一次这么干!”王中队长告诉记者,“他是我们中队的‘常客’,犄角旮旯里的安全隐患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谭副支队长去年底到支队任职以来,足迹遍布10多个基层单位,与官兵深入座谈,围绕安全管理、勤俭建军、基层自主抓建等主题,撰写了6篇调研报告。
“基层是活力的源泉,官兵是强军的基础,领导干部必须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谭副支队长深有感触地说,“改进作风是深化政治整训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扑下身子、以身作则,官兵才会信任信服,部队风气才能向上向好。”
走进班排宿舍,与战士交流;召集干部骨干,研讨管理经验方法,梳理安全工作注意事项……天色渐暗,谭副支队长没有在秀山中队留宿,而是立即赶往下一个单位。
谭副支队长在车上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担任基层主官时的一段经历。当时,中队成绩突出,经常迎来领导机关的调研组。一开始,他们本想得到提升基层抓建能力方面的指导,没承想,等来了不少为调研而调研的工作组。
“有的‘坐着车子转,隔着窗户看’;有的只讲问题、不教方法;还有的来了之后,直接要求中队提供材料,方便后期写报告……”谭副支队长摇了摇头说道,“这种调研既发现不了真问题,也解决不了真问题,还牵扯了官兵大量时间和精力。”
到支队任职后,谭副支队长白天同大家探讨如何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晚上撰写调研报告……一段时间过去,他交出上任后的首份“作业”——《建立安全风险“三研判一通报”机制的可行性探讨》《探索建立“红、黄、绿”三色安全隐患动态评估监管办法》。这两篇调研报告,为基层抓预防、除隐患提供了科学指导,取得不错的成效。
深化政治整训中,该支队建立“常委分片区、股室一对一”等帮建机制,谭副支队长严格落实“每月到挂钩中队实地指导一次、每季度蹲点帮建一次、每半年列席形势分析会一次”要求。
月上枝头,记者跟随谭副支队长到达黔江中队。他未作休整,拎着公文包一头扎进战士宿舍……
记者与几名官兵聊起谭副支队长的调研报告。该中队邹指导员说:“前期,我们依照谭副支队长调研报告中的做法,排查并解决了多个安全隐患。”
除调研成果带来实效外,该支队党委机关工作作风转变,也是大家的热议话题——深化政治整训以来,支队党委制订16件实事清单,逐一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切实回应基层呼声。“调研的脚步更轻了,脚印更实了,基层工作更有序、方向更明确了。”邹指导员告诉记者。
熄灯号响,官兵渐渐进入梦乡。记者路过谭副支队长的房间,看见他仍在伏案疾书……
上一篇:广汽全固态电池中试产线建成投产
下一篇:生动的教科书